在這個無處不政治的時代,放個屁,都有政治味。民主是不是未來之路?跟環境又有什麼連結?民主如果失靈,常因無法自我節制,而自我節制,正是環境政治所需的核心。
<閱讀全文>
《生物多樣性公約》與《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同為1992年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成果,近30年各有發展軌跡。
法律的抽象像失了魂的文字,漂浮在台灣的上空。失去以台灣的環境與地景為基礎的依託,僅剩求生存下的「經濟發展」,究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即便在水情嚴峻的當下,本次修法草案並未引起廣泛的報導,因為草案完全著墨於「罰則」上,這與當前重要的水資源匱乏問題幾乎無關聯,且有將水資源匱乏與洪氾的問題卸責於人民之嫌。《水利法》與現實脫節原因來自其「傲慢與偏見」。
本會現正進行「以寫作為特色的環境教育」的教材設計,特開設二位「課程設計夥伴」職缺,邀請具備教師資格或學校教育經驗的待職教師或退休老師加入我們的課程設計團隊,一同打造創新的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