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台灣這樣的聯合國孤兒,不管我們喜歡、在意的國家名稱是什麼,在參與國際多邊公約運作之前,怎麼看待台灣或中華民國自己的國家義務以及相應的國家責任,毋寧是更重要的事。
<閱讀全文>
調適與減量被稱為因應氣候變遷的兩輪,日本繼2016年通過《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法》後,今年6月日本國會通過《氣候變動適應法》,進一步健全氣候變遷法規,值得我國參考借鏡。
言論自由或許孕育令人憂慮、擔心甚至對立憎恨的言論,但也同時蘊藏對此檢視、反思並表達的力量。人們可以利用言論自由的正面力量,展現寬容、遠離偏執,使言論市場回歸正常的狀態。
近來,這個內政部主管的法律,提出「全國國土計畫」草案,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環保團體尤其擔憂「國土計畫」已經「變質」;前內政部長葉俊榮更說,這是位階最高的「法定綱要性指導計畫」;還本溯源,檢視本法,我們提出問題與質疑。
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天火,但這把火被人類濫用,最終燒破了天空。我們需要妳/你的協助,來為地球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