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環報第41期:法律可以讓空氣更乾淨
環品札記
世界水論壇參與分享
4月12日起,一連6天第七屆世界水論壇( World Water Forum, WWF7)於南韓大邱會展中心舉辦,探討「水與人類的未來」(Water for Our Future)。
WWF 7由世界水資源協會(World Water Council, WWC)主辦,自1997年起,每3年舉辦一次,為國際間重要之水資源會議。WWF旨在提供決策者交流改善水資源管理,以達永續利用的各種政策、技術與方案。作為長期關注水資源議題的團體,本會同仁亦參加第七屆世界水論壇,希望吸取各國對於水資源管理的經驗。
同仁邱虹儒、吳心萍一起前往WWF7參訪
此行參訪包括荷蘭、丹麥、墨西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日本等國的國家展館,並與多國參展代表訪談,期許能為我國水資源管理帶來活水。
來自日本環境省水環境課的末久正樹副課長介紹了日本2014年3月27日通過的「水循環基本法」,讓水的議題由原本各部會的多頭馬車,整合為一個架構下的管理機制。
丹麥水利專家Heidi Christiansen Barlebo女士分享了少有地表水的丹麥,透過了嚴格的管控,讓丹麥可以100%的使用純淨的地下水。
墨西哥環保團體Accion Agua 介紹墨西哥身受極端氣候之苦,一方面有沙漠的乾涸,另一方面又受到颶風的侵襲。因此在當地積極推動孩童的環境教育,倡導減少實體水之外,也減少水足跡。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海水淡化專家Taha B. M. J.分享身處沙漠的國家,如何開發水資源,阿拉伯因經濟和人口急速發展,對於用水有極大的壓力,因此積極開發海水淡化廠。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海水淡化專家Taha B. M. J.;
丹麥專家Heidi Christiansen Barlebo?與我們分享許多水治理經驗
上述國家的經驗分享,讓我們開始思考台灣的水治理。日本的缺水問題不如台灣嚴重,卻願意將水的議題由各部門分權處理,提升為中央統一管理;丹麥和阿拉伯,身處比我們更缺乏水資源的環境,卻願意大量投入技術開發、研商妥適管理方案,創造、開發更多水源,這樣的積極態度值得我們參考。
論壇中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水理事會共同發表《邁向水資源和糧食安全的未來》白皮書,指出2050年的水資源雖仍足以生產全球90億人的糧食,但過度消耗跟氣候變遷,將讓最需要水的地方更缺水。報告同時指出,水資源管理仍有進步空間,需要我們共同投注更多關心。
水議題的解方不容易,水議題的影響也不是一朝一夕,此次參加WWF7聽取了許多專家的看法與觀點,後續將逐步消化,轉化為本會臺灣環境對話平台TEED的節目,與各位朋友分享水治理的國際觀點。
會場內歌舞昇平,會場外抗議不斷,水治理需要更多智慧
上一則
回當期目錄
下一則
發行人:謝英士
主編:鄭佾展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訂閱
/
退訂
我要捐款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
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
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環報
環報兒童版
我要捐款
訂閱環報/環報兒童版
解除訂閱
瀏覽人數:
3883456
2025
2024
2023
環報第141期:公正轉型就是具有人權視野的氣候轉型
環報第140期:關於1.5度的深層問題
環報第139期:台灣的碳治理與碳法治
環報第138期:環境正義的遲到與未到
環報第137期:再論環境法的預警原則
免費報名,「氣候行動與人權」工作坊,8/31起台北/台中/高雄
環報第136期:高溫下,我們需要的法律
環報第135期:環境權與健康環境權的思辨
環報第134期:氣候變遷、人權、國際法(一)
環報第133期:法律是有侷限的文字,正義也是
環報第132期:道路、環境、法律
環報第131期:氣候政策失職如何究責?
環報第130期:為什麼污染者不付費?
環報第129期:共同但有差別原則之得與失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