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環品會 / 聯絡我們
       
 
       
環境治理新紀元 - 我要的環資部

前    言

人有靈性,除了物質滿足以外,也需要正義的精神養分與實際支持,尤其兩次大戰引起的人權問題,發展過後的環境問題等,都需要政府給予同樣的關注。從過往的經驗可以看出,管制對於環境品質的提升顯然不是萬靈丹,特別是失效的管制、失去正義理念的管制,更不得民心。管制在東方社會有時更會成為執政者的魔術棒,任意揮灑、裁量,中飽執政者私囊,使百姓付出昂貴的代價。這就是管制背後的正義理念、社會價值的重要性。每個管制都有一個美麗的詞藻,那就是「公益」,問題是公益不是政府說了算的。政府代表公益的唯一合理假設是民主,因為百姓選出組成政府的代表,因此有民主正當性。但是表現此正當性的方法,並不是只有管制一途,政府的公益角色多元,管制絕對不會是其中最美的篇章。

管制的監測指標要定性、定量並重,不可偏倚。管制以及隨之而來的夥伴關係設計也要納入政策執行範疇,例如公眾參與、公開資訊網路、減少行政介入以及自我監測、教育等。

其實,管制所稟賦的哲學基礎在於效率、合理與彈性,在氣候變遷的時代都是管制措施推出前應該要思考的核心;管制不能僅依靠量化或經濟影響指標,如此很容易造成管制與社會正義背離的結果,喪失管制的重要民意基礎,會有政府危機產生。

要改善環境,有一部分繫於開展更好的界定、交換以及落實環境財產權的能力,要達此目標綠色資產帳的建立與觀念的落實是必要的條件之一。

如以環境資源部成立為例,面對環境治理新紀元,未來的環資部至少可已著手思考下列幾點。而這其中,每項都與法學,以及新規範的形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