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環保心教育巡迴

緣起與目的

教育是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基本要素。它可以幫助未來的世代了解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鼓勵他們改變態度和採取行動,並幫助適應未來可能的改變。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第6條,便提到實施氣候變遷教育的重要性:必須進行科學、技術培訓並且喚起提高公眾意識;另外同次會議通過的21世紀議程(Agenda 21)第36章亦提及,朝向永續發展重訂教育方針及加強公眾認識,認為教育是促進永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能力的關鍵[1]

200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57/254號決議案,宣告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開始推動10年永續發展教育(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SD 2005-2014),將氣候教育列為主要推動的目標之一;2009年教科文組織更進一步提出「氣候變遷倡議」(The UNESCO 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認為氣候變遷教育是永續發展教育下的重要一環,而幫助年輕人理解、引導與適應氣候變遷衝擊,是讓我們的世界邁向更永續發展的最佳化途徑。

除了自然資源會受到氣候變遷衝擊導致短缺,影響未來世代使用權益外,極端氣候事件也會危及現在與未來世代的人類健康。

健康的基本條件,如安全的飲水、充足的食物、衛生設備與居所等,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可能產生劇烈改變。為維持上述公共衛生基本條件,達成健康促進目的,氣候變遷調適不僅是挑戰,也屬必要。

有感於氣候變遷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日趨顯著,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近年來越來越重視氣候變遷對健康造成之影響。如2008年4月7日,慶祝WHO成立60週年的世界衛生日,即將主題訂為「因應氣候變遷,保護人類安全」,期望將公共衛生議題納入聯合國氣候變遷討論的核心,敦促各國政府與人民參加防範與宣導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確認健康照護與健康促進成為氣候變遷調適與減緩政策之中心。

為推動氣候變遷與健康議題結合之環境教育,本會目標即希望透過向下紮根,對醫護相關科系學生進行氣候教育推廣,在他們尚未進入職場之際,深植環境友善意識,讓學生們充分理解氣候變遷衝擊對人類健康的可能威脅與可行的減緩、調適措施,使其未來所有執業行為、組織管理活動皆能具備環境友善、氣候友善的視野。

2012年6月經濟建設委員會已公布「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明訂健康為8大調適領域之一,綱領闡明教育宣導即作為落實執行調適策略的配合措施之一,為此政府將研擬推動「我國氣候變遷調適全民教育計畫」,提昇氣候變遷危機意識、應變能力與調適知識。

對於氣候變遷議題最可能有直接關聯的公共衛生領域學子或各科別學生來說,未來他們無論是站在醫療第一線、成為醫院管理者或是國家政策制訂者,如能在學生時代培養跨環境與健康學科的思維、建構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的素養,皆有助形成跨領域的宏觀視野,對個人、對組織、對國家來說,都是提昇競爭力、支持人類與環境永續發展的助力與動能。


 

[1] 原文:36.1. Education, raising of public awareness and training are linked to virtually all areas in Agenda 21, and even more closely to the ones on meeting basic needs, capacity-building,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 role of major groups. 完整內容請見21世紀議程第36章。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wssd/chap36.htm

 

指導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主辦單位: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