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There Is Pleasure In The Pathless Woods
There is a pleasure in the pathless woods,
There is a rapture on the lonely shore,
There is society, where none intrudes,
By the deep sea, and music in its roar:
I love not man the less, but Nature more,
From these our interviews, in which I steal
From all I may be, or have been before,
To mingle with the Universe, and feel
What I can ne'er express, yet cannot all conceal.

by George Gordon Lord Byron (1788-1824)

走出哀愁.美麗長存,用「森林無路倡議」作為修復國土的第一步

齊柏林的「看見台灣」紀錄片效應持續發酵,103年2月底江內閣改組後首先選擇國土議題,針對高山公路興建進行檢討,並做出「在安全、共生與永續觀念下,穿越台灣主要山脈高山公路原則不再開闢、拓寬」。此一政策影響深遠,沉痾已久、利益糾結的山區道路問題終於浮上檯面。 台灣的森林覆蓋率高達國土面積的60%,多屬山地與丘陵地形,山區道路幾乎遍布了所的山區鄉鎮以及森林區域,雖提供了山區部落、居民的交通便利,但也造成了生態問題。

道路所及對生態環境的衝擊,包括空氣污染、土壤流失、噪音振動、人類活動增加、引進外來種、造成動植物族群的改變等;同時鄰近道路的棲地的微氣候,如土壤濕度減少、蒸發量增加等,也會改變。而當道路密度達到某種程度時,因道路而引起的各種現象將改變整個區域的氣候與生態,特別是對台灣這種小型島嶼更為顯著。

近幾年在巴西里約RIO+20世界高峰會、歐洲議會及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COP19等國際會議上,已針對道路對森林的影響提出反省,研究指出95%森林的消失是發生在道路50公里的範圍內,「道路造成完整森林及天然棲地的切斷、破碎,後果就是很迅速的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而「森林無路」(Road Free)倡議立即獲得國際的關注,歐洲議會去年更決定撥款120萬歐元進一步研究在森林無路下保護完整森林的效益。

台灣過去森林治理的政策與法律,有嚴重「過猶不及」的現象,在守與放之間,進退失據,導致林務單位難有作為,民心普遍反應不佳。齊柏林的「看見台灣」紀錄片成功使國人認識到國土永續管理的重要性,然而知其病理並不足已成為生理醫治者,未來森林管理的趨勢,是在保育與利用之間儘量求取平衡。

我們認為,高度比例的保育是人類永續生存所繫,退無可退,所以要靠國家法令強力推動並執行;但一定比例的利用森林,也是生存的必要,國家更是責無旁貸地要予以掌握。

高山道路幾乎都是在台灣森林地區,過去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解決居民交通等需要,不斷以人定勝天的方式興建道路,其後遺症逐漸顯現,在氣候變遷的時代,問題將會加劇發生。

作為長期關注台灣森林政策議題的環保團體,我們在此提出「森林無路倡議」,希望為國土及森林治理議題,帶來一絲動能。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