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47期:給政治領袖的一堂氣候變遷課

EQPF Writers

不要找藉口迴避環評:碳封存在臺灣

碳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是解決碳排放問題的技術之一,在國際上的運用以及所可能產生的風險愈來愈受到注意。此項技術被許多排碳大國、大戶視為因應氣候變遷的利器,但相關規範未臻完備,故常引起爭議。

事實上碳封存涉及的問題相當複雜,從場址的選定、碳捕捉的過程、運送的裝備與路線、灌注的地點與時機、封存的方法與監督等等,都會對許多人造成影響,對環境的可能風險更是不容忽視。

從這個角度看,近日臺灣為了碳封存『實驗』是否應該進行環評而鬧得沸沸揚揚。台電、中油、中鋼等排碳大戶主張CO2總灌注量低於10萬噸或者經過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的實驗性碳封存計畫都可以排除在環評之外;他們的心態充分暴露出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低標準、對於環境意識的無所謂,甚至對於國家的安全福祉的漠不關心,實在非常要不得。所幸環保署已表示考量碳封存可能有洩漏的風險,且會影響地質安全、地下水等問題,在開發前應該先充分評估並有適當的因應措施,以預防或減輕開發產生的不良影響 。

我們初步贊同環保署的看法,但後續細節仍待觀察。依據環評法第五條「開發行為對環境有不良影響之虞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何謂有「不良影響之虞」?在碳封存技術的風險未明的情況下,應該要從嚴認定。不能僅因灌上「試驗性」的名稱或以「量少」的藉口,就可以任意繞過環評。

事實上,現在全世界對於碳封存技術的風險還無法完全掌握,儘管如此,為了降低或避免類似的人類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國際上發展出所謂「預警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亦即當某行為可能對環境或人體造成危害時,即便科學尚無法證明兩者的因果關係,也應該停止此行為。而且證明的義務應該由行為製造者負擔。預警原則出現在多個國際環境公約,包括「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三條也明文規定,並且已經透過最新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五條立法理由的規定,導入台灣的環境法制系統中。

回到台灣,我們看到台電等國營事業在公聽會上急於免除環評,但我們真正需要做的,反而是對這些排碳大戶進行更嚴格的審查與監督。因為台灣現在尚未針對二氧化碳課徵「碳稅」,排碳越多的企業,透過排放二氧化碳所享有的利益越大,依據憲法揭示的平等原則,當然對於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義務也就越重。這些企業如果要進行碳封存的實驗,自然必須和其他開發行為一樣,接受環評法的「全套檢驗」,沒有任何「放水」的餘地,以免為了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排放,反而造成更多、更嚴重的環境危害。

我們已經落後一步,對於現在正在進行中的各大國營事業正在進行的碳封存計畫所可能造成的環境風險未能把關在前,如果還放水於後,實在是愧對環境、也愧對子孫。

不知台電、中油、中鋼等國營企業是不是能聽到真正的環境之聲?了解人民的憂慮?

本篇刊載於104/10/24 蘋果日報《蘋果即時》。作者為本會董事長謝英士、資深研究員高思齊。



「魚目混珠」,餐桌上的騙局

從前有個人名叫滿願,他有一顆大珍珠,許多人都很羨慕他。他的鄰居,名叫壽量,也非常希望擁有大珍珠。有一天壽量聽聞有大珍珠求售,馬上花了百金購買,妥為珍藏。

後來他們兩人得了一種需要用珍珠當作藥引的怪病,滿願的珍珠放入水中,光彩奪目,壽量的珍珠放入水中,腥臭難聞。這才發現原來壽量被黑心商人欺騙,買到了一顆魚目。

故事記載於道教典籍「太上大道玉清經」卷十 ,約莫是南北朝所寫下 ,現用以形容,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行為。

這是一千五六百年前的故事,現代人大概已經不會被魚目所騙,然而,生活中仍充斥著許多不良品,對身體甚至是環境有害的東西。

有人在餐廳,點了份圓鱈特餐,未料用餐過後頓感不適,連忙向廁所報到,沒想到馬桶上居然浮現了一些橘色油酯,讓人嚇一大跳。上網查詢後,發現居然是「油魚裝鱈魚」,以次充好的惡劣行徑。

油魚(Oil fish;學名Ruvettus pretiosus)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俗稱,含18-21%大量人體無法消化的蠟酯(又稱蛇鯖毒素),容易讓人腹絞痛、腹瀉、頭痛,引發身體不適,甚至嘔吐。更讓人尷尬的是,這些蠟酯,只能排出體外,就像是中了整人招數一般,有好一陣子,你的屁股會不斷排油,無法控制。

試想如果食用一客300克的魚排,將有50-60克的蠟酯從你身體流出,那種不快可想而知,也因此日本、義大利禁止進口和販賣,澳洲列為不建議食用魚類。

油魚外觀與體型與價少量高的圓鱈相似,切片後更像,就曾有媒體報導,公營超市與註明連鎖超市,將油魚貼上圓鱈標籤販售 。然而兩者價差三倍,對健康影響也截然不同。

可悲的是,這或許是種不得不的市場趨勢,因為真的鱈魚已經越來越少,「魚目混珠」的情況已是常態。

其實,我們常吃的魚堡、魚排,幾乎都不是鱈魚,連圓鱈也不是真正的鱈魚。太平洋鱈、大西洋鱈、格陵蘭鱈等3種鱈屬真正的鱈魚,產於北大西洋寒冷水域一帶,已被列入瀕危魚種,並嚴格限制撈捕量。像是大西洋鱈魚族群已消失90%,世界三大魚場的紐芬蘭鱈魚場也已匱乏,1992年加拿大下令禁捕鱈,3萬人失去工作,接下來的十年當地人口下降10%,百業蕭條 。

補不到鱈魚後,人們開始捕撈外型及口感類似鱈魚的魚種,冠上鱈魚的名稱,成為替代品,如巴塔哥尼亞齒魚(美露鱈、圓鱈、南極鱈、黑狗?)、比目魚(扁鱈)等,但牠們也正走上相同的命運,族群逐漸萎縮。

2012年聯合國潘基文秘書長就曾警告超過一半的全球漁業資源已經衰竭,甚至有1/3種類已經完全耗盡 ,並呼籲抑制過度捕撈魚類;擴大海洋保護區、減少海洋污染及著手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

過度捕撈行為正在改變我們的海洋環境,要停止餐桌上的無奈,每個人都要開始改變飲食的習慣與態度。

更多台灣「永續海鮮」資訊與選購指南,敬請參考中央研究院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eafoodguide.php

對於魚群消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欣賞「最後的藍海The Last Ocean」紀錄片,一窺「南極鱈魚」消失背後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xvNXoXAb5o


不是每種「鱈魚」都可以讓人放心大快朵頤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鄭佾展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