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品會2012/9/25~10/1前往肯亞為台灣綠帶-肯亞種樹去考察當地植樹團體的實績與成效,了解肯亞國內森林現況與政策,赴肯亞拜會7個團體,向他們學習肯亞經驗、實地參觀植林成果並交換臺灣作法。
肯亞行拜訪紀錄
KFWG是一個跨國的東非野生學會(East African Wild Life Society)的從屬機構,主要工作內容為參與型森林管理、政策與立法倡議以及森林資源訊息提供。其中參與型森林管理便是支持社區團體的造林活動、監測造林計畫提出改善建議,算是一個可交流技術、資訊的全國性團體。他們有一個與UNEP、半官方性質的肯亞森林服務(Kenya Forest Service)等組織為響應聯合國2007年的「種10億棵樹保護地球活動(Plant for the Planet) 」,他們於2008年共同發起一項「Tupande Pamoja」活動,英文意即Let’s sow together (一起來播種),透過向肯亞國內企業與個人募捐,至今種下50萬棵樹。不過,目前會遇到的困難是缺乏企業的長期承諾與支持,通常植樹活動就是短期的,企業較少持續支持追蹤維護。
另一個特殊的活動是我們的受訪者David Kuria原本服務的地區性植樹團體曾經有一個綠色里程計畫(green mile project),有20位來自加拿大青年團體(Canada World Youth)的學生來肯亞做志願服務,同時參與這項計畫作他們飛行的碳抵償,也達成環境教育的效果。
David也告訴我們,除了森林管理單位,在肯亞還有一個組織叫水資源使用者協會(water resources users association),主要執行與水資源管理相關的活動,對於造林活動也相當重要,因為造林主要就是為了留住被稱之為肯亞水塔的西部山區集水區(water catchment),故造林之外,同時確認流域周邊水資源管理也是相當重要。
輔導農民育苗,植樹團體向他們買苗,讓他們有收入,是在肯亞目前最好的方式。
|
|
謝董事長與David在為紀念馬薩伊女士而種的梅魯橡樹前合影 |
管理肯亞森林工作小組的東非野生學會計畫辦理範圍涵蓋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等3國 |
與我們會面的是該組織創辦人Paulino Damiano先生。拯救肯亞山森林滅絕團體於2005年成立,是實際於肯亞山地區植樹的團體,有國際合作經驗,如與美國Trees for the Future合作肯亞全國性的植樹計畫。有與政府打契約在公有地植樹之經驗,通常是5~10年的契約,從種下6個月大的苗開始算。該組織還出示了6月份剛取得的全國性非營利組織的認證影本,可從事全國性活動。在山區也會使用GPS定位植樹進度。目前該組織有200名仍積極參與活動的會員(active member)。
肯亞山信託除了造林,還有反盜獵、騎警巡邏、大象保育等項目活動。透過肯亞山信託的計畫協調人Maurice和現地經理Humphrey帶領,我們實地赴肯亞山周邊的東部省Embu District(縣)山區拜訪肯亞山信託的造林計畫現地。這是一個結合當地婦女團體生計的計畫,自2004年至今已8年。婦女們主要從事種茶、咖啡等農事活動,目前也同時培育6種原生樹苗並買賣。該計畫鼓勵當地婦女利用這些收入去做其他生計活動,他們買下苗圃附近土地,擴大育苗並種植其他作物,也使用能源效率爐具,減少70%的柴薪使用,也降低健康風險。
在上山途中,我們看到肯亞另一種結合生計的方式便是農林結合(agroforestry),比如說山頂種樹以留住水源,下方緩坡可種經濟作物,農地周邊植樹作為綠籬,這樣的方式讓居民可以達到復育森林的目的,同時又讓他們能有收入,這樣的模式是佔造林計畫的多數比例。
|
|
Humphrey為本會人員翻譯當地婦女解說圖中的能源效率爐具 |
本會人員與肯亞山信託、執行造林計畫的當地婦女團體Wamiti Women Group合影 |
|
|
Wamiti Women Group成員與其執行造林之現地 |
當地婦女以採茶為主要收入,育苗與植樹為附加活動 |
該團體協調人George是參與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時結識的,同樣是為肯亞青年對永續發展議題發聲。此行原本主要目的是為參加George協調多個團體共同辦理的Green-Trek(綠色健行),從奈洛比出發到300公里外以種植玫瑰出名的Naivasha湖地區,實際上當地因花卉農業導致伐林嚴重、水土保持失常,故要讓當地人正視此問題,沿途並預計種下15,000棵樹。(但George在會談時更正說是透過當地社區團體向私人租用土地植苗,讓他們能買賣,每半年補充一次,為期5年)
|
謝董事長與肯亞基督教青年會專案協調人George合影 |
Ngong 森林公園由肯亞政府交給Ngong Forest Sanctuary Trust (Ngong森林公園信託)信託管理,是在奈洛比市區內的都市森林公園,距市中心約6公里,面積約為538公頃,其中80%為原生樹種,其他為外來種尤佳利樹。接待我們的除了計劃協調人Simon,還有2位義務性質的信託管理人Philip(森林專業)和來自肯亞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 of Kenya)的安全健康與環境部門經理David(同時也是一名牧師)。除了造林,還維護鳥類、兩棲動物、哺乳類動物的多樣性,像我們實地走訪森林區域時,看到很多食蟻獸的洞穴。資金來源為半官方組織Kenya Wildlife Services, 企業如Kenya Pipeline Ltd., the, Barclay’s銀行、Ford Foundation and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最早是由Imre Loefler醫師奔走保護這片森林,因此現在公園中的教育中心便以他命名。這個信託除了有造林活動持續進行,還有大教室可進行環境教育。比如說他們曾舉辦為期4天、94人次的教師訓練,從不同行政區挑選一男一女的教師,訓練他們有關森林、造林的技術與知識,讓他們回到各自地區後可教授其他教師或學生相關知識。除了訓練教師,也訓練可植樹的社區團體,支持參與型的森林管理,認為這是能同時讓社區居民協力照顧森林、有生計活動最好的方式。
藉由環境教育學童,他們想讓植樹成為文化,而非僅是單一且短期的活動。
|
|
此次赴Ngong 森林公園接待本會人員的Simon, David和Philip |
Ngong森林公園內協助南端貧民窟居民生計活動的養蜂設備 |
|
|
Ngong森林公園入口 |
Ngong森林公園苗圃 |
|
|
WMI保存馬薩伊女士辦公室一隅原貌 |
WMI主任Kiama教授為謝董事長講解馬薩伊女士的獲獎事蹟 |
|
|
探訪WMI位於奈洛比大學內一片小山谷的造林基地與苗圃 |
|
穆利先生從小出生於貧民窟,靠白手起家建立起他的交通事業以及農產品出口,也因為他的成長背景,他對受虐兒童、街童問題特別關注,加上他同時也是傳教士,秉持基督教信仰,故逐步建立起穆利兒童之家,拯救受虐兒童、因非法商業行為懷孕的少女等等,提供場所讓他們能重新受教育、職能訓練、同時照顧他們的下一代。
穆利兒童之家在肯亞國內目前有10個收容所,有些位於都市、有些位於鄉村;我們此行參觀的是位於奈洛比以東車程約2~3小時的Yatta和Ndalani兩處;Yatta穆利兒童之家面積約500公頃。穆利兒童之家於1996年開始將Ndalani和Yatta原本的農業活動結合環境保育,而造林便成為主要的執行項目。1990年代後期因為聖嬰現象,造成在Yatta、Ndalani的穆利兒童之家淹水,為了善用這些水源,開始種樹;隔幾年因為反聖嬰現象,反而造成嚴重乾旱,故穆利兒童之家開始建立水壩,妥善儲存收集雨水、循環利用。根據其資料顯示,至今已種植超過50萬棵樹,用來防範土壤侵蝕、提供薪柴、遮蔭與美化等用途。每年估計生產百萬棵樹苗,分配到附近肯亞山地區、沿岸與裂谷區的社區與夥伴作復育森林使用,也會賣給政府作造林用。他們發展至今,已有一套成功的造林結合農業之模式,便會固定訓練其他團體去教導其他氣候較乾區域的居民如何結合生計與環境保育。此外,也與附近大學合作送學生來穆利兒童之家作技職教育,去年也有加拿大的基督教青年團體約23人到穆利兒童之家作2周的短期志工服務。因為Yatta、Ndalani兩處有住宿設施,所以很適合團體前往交流、從事志工服務或農事交流訓練。此次拜訪,我們更在Yatta穆利兒童之家種下在非洲的第一棵樹,樹種為來自澳洲的銀樺(grevillea robusta / silk oak )。
|
|
穆利兒童之家創辦人穆利先生與其子、本會工作人員、2位於肯亞從事志願服務的臺灣志工合影 |
謝董事長在穆利兒童之家工作人員Vincent和Joshua的協助下種下在非洲的第一棵樹! |
|
|
穆利兒童之家位於Yatta的氣候變遷計畫苗圃 |
一位婦女正聚精會神於苗圃工作 |
|
|
參觀當日是周六,小朋友們看到外國訪客都好奇心十足 |
謝董事長與來自坦尚尼亞、長大立志當人權律師的女孩Emily合影 |
|
|
穆利兒童之家自行購置水車提供園區內孩童與工作人員、附近社區乾淨水源使用 |
穆利兒童之家歡迎本會到訪,請平時有練習特技的孩子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