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發達國家不願意承擔氣候損害賠償責任
發達國家的環境立場:以美國為例
美國在70年代有一段環境法治的黃金時期,頗為人所稱道。但是,今日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一定程度也是因為其「歷史排放責任」居冠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全球減碳的此刻,美國迄今為止,並不願意承認,更不想承擔這個責任。換言之,如果氣候變遷威脅地球的生存的話,美國及西方發達國家的碳排角色必定居功厥偉,但從2009年哥本哈根之後的「氣候基金」承諾,就一直無法兌現。談了20幾年的「損失與損害」救濟,依舊牛步,發達國家坐視地球陷入危機,難道責任還不重嗎?
為什麼美國一直不願意承諾負起氣候責任?根據一份今年(2023)七月解密的文件檔案,美國從1970年代開始就非常抵抗環境補償措施,在尼克森政府中,早就預期「非洲在發展問題上將會愈來愈將環境與發展連結起來」,這也說明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之所以一直抵制對開發中國家或最脆弱國家進行氣候融資,其實是由來已久。
1972年聯合國召開環境與人類會議,這是上個世紀首次將環境議題作為國際重大議題的會議,學界普遍認為這是國際環境政治的重大轉捩點。隨著環境意識在發展中國家的逐漸增強,環境外部壓力的訴求也逐漸增高,但發達國家也非常敏銳的嗅到必須拒絕承擔其所造成的環境損害責任。
事實上,在1992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遷綱要公約』之前的1991年,小島國家聯盟(AOSIS)就曾起草並建議成立一個保險機制,為海平面上升風險最大的國家提供資金加以保障,但此案被拒絕接受。而這樣的爭議,早在1970年代美國就已經預期並準備加以回應了。1972年阿爾及利亞就曾經在聯合國非洲國家發展與規劃會議上,要求發達國家必須對破壞非洲國家的人文與環境所造成的破壞與剝削給予補償與賠償。
他們認為,這是國際法的根本原則之一,發達國家必須承擔破壞環境的歷史責任,環境剝削是「種族隔離」的另一個側面。美國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避免將貿易與自然資源開採等「發展相關議題」跟環境退化連結在一起。當時1972年會議的美國代表團副團長是美孚石油公司的副總裁。最後在1972年的會議之後,曾經成立一個一億美元的環境基金,美國也捐贈了4000萬美元,但這並不代表美國願意承擔環境賠償或補償的責任。這個模式在往後的所有國際氣候或環境談判都可以看到類似的蹤影。
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對於環境的立場一直是以科學研究、市場機制以及法規遵循為三大主軸,不管是在污染、海洋、溫室氣體等不同的國際環境問題,都是如此,頂多加上富有彈性的承諾。他們擔心,過早承諾將會產生連鎖效應,這筆帳「太大」(Big Bill)。
關於COP28的預言
相關的環境或氣候賠償或補償的談判或討論,逐漸轉變為融資以及調適的「轉型」。甚或,在巴黎協定中,即使採納損失與損害的原則,藉以回應華沙損失與損害補償與賠償原則,但也明確指出其「不涉及任何責任或賠償」,更不會成為承擔責任或提出賠償的依據。簡單說,在國際氣候談判場域,並無「氣候正義轉型」這回事。但是,在COP27所通過的受氣候變遷最嚴重衝擊的國家應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的提案,為氣候災害的救助帶來明確的保障,但何時落實,也不確定。美國情報分析在今年的報告中已經納入氣候融資的急迫性,認為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將會面臨氣候變遷的威脅與風險,加劇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今年在COP28會議上,會不會因此而更進一步落實?尚不確定。但可預見其將屬爭辯之重要一環。
愈進步的國家,理論上,其環境意識會更強,更理解環境外部成本的必要性,甚至在其「環境法治」上想辦法落實。但這樣的國內作法,不會延展到聯合國的氣候談判場域,因為這樣的環境外部成本的帳「太大」,大到無法承擔,也不願意承擔。一旦承擔,恐怕會引起更大的國內政治風暴。
從共同但有差別責任的角度,進步(發達)國家既承擔守護地球責任,也要為此付出更多的代價(畢竟能力更好)。從預警的角度,進步國家的科技能力較高,即使科學尚無法確定環境破壞之結果,仍應採取適當措施及早防免。共同但有差別原則與預警原則,都是環境法的重要原則,一般也認為在進步國家得以更好的實踐。但是這樣的原則,在環境外部成本的反應上,只能「向後發生」,無法「向前追溯」,更不可能推動類似「氣候轉型工程」那樣,回應發達國家的歷史碳排責任。
環境問題超乎國界,影響複雜,即使是環境資優生的歐盟,很多時候也無法執環境正義之矛,射向自己或盟友。這就是國際現實。
氣候的損失與損害從七十年代就已經獲得關注,但發達國家就是一拖再拖,不是在談判上推諉阻撓,就是在機制上設下種種條件,以資金、技術、法規三路進逼,讓那些受害最深、最為脆弱的發展中國家或小島國家繼續承擔莫名的氣候衝擊與不利影響。
發達國家可以繼續養尊處優,或歲月靜好,但是等到氣候反撲的時候,誰也躲不掉。主辦COP28的城市杜拜,剛剛遭逢史上最大的沙漠暴雨,這會是COP28的黑色隱喻?美國會不會跟阿聯酋等中東產油國夥伴來一場氣候舞會,跳個優美的華爾茲,等到曲終人散,化石燃料依舊在,去碳陣營大獲全勝,資金、技術、法規都向去碳傾斜,政客與企業重新尋得一個美好的氣候共鳴,然後,世界因此變得更為美好?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