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46期:TINDCs(停滯),前途未卜

環品觀點

TINDCs,前途未卜
9月17日行政院第3466次院會,行政院長毛治國聽取環保署溫減辦公室「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國家自定預期貢獻』(Taiwan 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TINDC)」草案報告。會後毛院長裁示准予備查,並請環保署依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制定5年為1期的階段性管制目標,逐步落實我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推動調適措施。
?
臺灣INDCs減量目標,設定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一切如常」(Business as Usual, BAU)情境下減量50%,相當於低於2000年排放量,或是2005年排放量再減20%,以符合「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要求,在2050年降至2005年排放量50%以下的階段性目標。

然而,從年初開始討論,直到9月下旬政府正式對外宣示TINDCs後,TINDCs的細部內容,減量目標達成之科學方法,外界均無法檢視。只知道整體大目標,但如何達到並未有任何線索。

?
一份17頁的簡報,扣除頭尾封面、區段標題,不過10頁,卻決定了台灣未來15年,甚至更長遠的國家經濟環境的整體規劃;簡報最後一段「後續作為」:待報告核定後,適時對外發布,更留下無限想像空間。更甚者,在行政院第3466次院會後記者會,現場媒體發言詢問TINDCs產製過程等細節,魏署長的回應竟然直接被剪掉,讓人一頭霧水。或許,這正是政府欠缺內部整合,現階段只想提供被過濾、篩選後的訊息,實在不是負責任的作法。

從樂觀的角度看,臺灣終於有「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與TINDCs,算是國際模範生,在國際場合講話可以更大聲一點,就算不是公約締約國也可謂已經善盡國際義務。

?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與國際相比,臺灣的減量企圖心如何? 環保署魏署長指出,依現況發展趨勢推估,台灣在2030年定的減量目標是50%,相對於鄰近韓國的37%,顯示台灣比韓國對於溫室氣體排放的減量更積極、企圖心更強。但是魏署長可能搞錯了,因為韓國本來就是後段班,跟韓國比其實是跟後段班相比,充其量只是爭奪倒數前幾名。

?
例如國際知名環保團體德國看守(German Watech)每年年底都會進行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來說,臺灣於2009年被納入評比之後,全球排名由32名,持續退步至2015年的第54名;在58個受評國家中,2015年韓國排名第55,屬於紅色績效非常差(very poor)的族群,略遜臺灣一籌。也就是說,老是拿韓國當墊背,這是政府缺少企圖心、沒有決斷力的極致表現。

又例如在9月中已提交INDCs的33個國家中(含歐盟,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約59.5%),簽署京都議定書之已開發積極減量國家,如歐盟、挪威、瑞典大都把目標拉前到1990年,目標減量40-50%之間;普遍只有未開發國家,如加彭、衣索比亞、安道爾、吉布提才會跟台灣一樣使用「一切如常」(BAU)的發展情境,作為減量之依據。

BAU情境作為減量目標之推估,在已開發國家中相當罕見,韓國跟台灣一樣屬於少數的特例,但韓國在INDCs報告裡,還提及了國家調適計畫與策略,這幾年更積極佈局氣候金融與綠色經濟,如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 GCF)總部便座落韓國松島,已找到國家的定位與方向。反觀台灣,仍然著重減量層面,停滯不前。

我們擔憂程序欠明、方法黑箱、 雄心不足、前途未卜的TINDCs,會如同它的諧音一搬,為台灣綠色轉型帶來「停滯」的結果,各界會因此滿足於美好的假象,而忽略的更積極前行的時機。一個無法引領企業發展、人民支持的INDC,前途註定是黯淡的。也期待環保署在正式推出TINDCs報告的同時,能解決上述疑問,協助找到臺灣的方向。

毛院長聽取TINDC報告後發言
http://www.ey.gov.tw/Video_Content.aspx?n=75BB09111F4251A5&s=0D1C56E618468679

行政院會後記者會(第3466次會議)
http://www.ey.gov.tw/Video_Content.aspx?n=75BB09111F4251A5&s=4F051369316CECFA


資料與圖片來源:行政院。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鄭佾展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