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45期:天津的爆炸聲,魏署長聽到了嗎 ?

EQPF Writers

當鯊魚也想衝浪,人類就要遭殃

2015年7月19日世界衝浪聯盟(world surf league)在南非傑佛瑞灣(Jeffreys bay,J bay)舉行。決賽當天發生鯊魚攻擊著名的衝浪選手Mick Fanning 事件而立刻喊停。這是衝浪史上第一次在決賽時發生意外事件。

當新聞畫面中鯊魚的魚鰭露出水面,Fanning背對著危險,他發現鯊魚時他徒手反擊,拼命的攻擊鯊魚的背部。搏鬥中除了浪板的腳繩斷掉外,奇蹟般地全身毫髮無傷。話雖如此,還是為這次的比賽留下無限驚恐與遺憾。

事實上,這並不是單一事件。在此一事件發生前就有選手遭到鯊魚攻擊,而且情況並不如Fanning幸運。

全世界都很好奇這隻鯊魚是什麼品種,還有他的真正動機是什麼。資深的野外攝影師和製片師Andy B. Casagrande根據其體型與行為,推斷這是一隻介於少年與成鯊的大白鯊(Great white shark)。成鯊的體型約莫15英呎,而這隻鯊魚的體型約8到10英呎,不像會游到海水表面攻擊的年紀。一般來說,只有成鯊會為了獵捕大型獵物游到接近水面的地方發出攻擊,而較年幼的鯊魚一般只會捕捉魟魚或以其他魚類為食。

牠的行為動機也不像前來攻擊獵物的。一般鯊魚要攻擊水面的獵物時,他會以讓獵物喪失意志的頭部,或喪失行動能力的尾部為目標發動攻擊。此外,如果這隻大白鯊真的想要吃掉Fanning, 也不會因為Fanning 對牠的背部揍了幾下還是被腳繩勾到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善罷甘休。以上這些理由都說明了,這隻鯊魚前來的目的不是為了來獵物,可能只是出於好奇前來,或想衝浪。

根據記錄,鯊魚攻擊人類事件每年平均不超過80件 。如果人類遇到鯊魚攻擊,一般是誤認人類是獵物,或者感受到威脅,可見人類並不在鯊魚的美味餐單中。所以電視電影中嗜殺人類的大白鯊完全是出自我們想象的情節。

然而,這次比賽會發生此意外責任完全是主辦單位的疏失,因為比賽是辦在沙丁魚遷徙的路線和季節,鯊魚自然是跟著獵物移動的,發生誤攻擊人類事件的幾率當然也會提高(想像一下在非洲大遷徙的路程中舉辦一場馬拉松吧)。根據Jbaynews的報導,在Jbay事件發生的前一天,南非德班(Durban)附近的水域也發生了灰色真鯊誤攻擊潛水客的事件 ,雖然人沒有大礙,但攻擊原因顯然就是把穿著潛水裝備的人類錯認成沙丁魚而發動的。

人類面對自然界的態度或許需要多一點的尊重和謙卑的心,尊重大自然的消長,配合野生動物朋友們的生活習性,給他們帶來最少的干擾。否則如可避免的意外屢屢發生,相信也不是所有人樂見的。

另外一個消息是,經過一周的休養生息,Fanning又開始衝浪了。他還將接受電視台訪問的酬勞捐給因為鯊魚攻擊而受傷的選手,傳為佳話。

Fanning與鯊魚搏鬥的驚險畫面,請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t27dZ7DOA

?

資料與圖片來源:Reuters

北水處停水SOP還不足以解決台北的水危機

?
8月上旬蘇迪勒颱風,台北樹倒成災、土石成災、水濁成災,也帶來一場政治災難。台北市民在連喝了多日濁水之後,民怨沸騰,逼得台北市長柯文哲親上火線,趕在下一波天鵝颱風到來前,訂下新版SOP 。

未來淨水場原水濁度若超過6000度,將減量取水;超過1萬2000度,則會停止取水。另外,將保留木柵配水池、中和配水池合計2.4萬噸蓄水量,以及天母陽三水源作為醫療用水專用;一般用水部分,共有7維生儲水槽、約1.9萬公噸及14配水池取水站約23.5萬公噸,將依需要設置臨時供水站,以水車方式供水。

此外,據北水處估計,若停水時間長達24小時,恢復正常供水時間約2日,且管線末端、高海拔地區復水時間甚至要更久。
所幸,天鵝颱風只是個擦邊球,新版SOP沒有派上用場,但宛如驚弓之鳥的台北市民,早已提早湧進賣場補水,深怕再喝到濁水,甚至無水可用。

許多老一輩的市民說到,住在台北四五十載,從來都沒有遇過這種情況,但,在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發生的情況下,驟雨所帶來的大水,將更嚴重的掏洗河床,讓原水濁度飆升,影響我們的用水安全。

這或許是必然會發生的改變,而我們必須學著調適。

柯市長是學醫的,很自然的注意到,維生與醫療用水需要獲得保障,但其實由於醫院運作不能中斷的特殊性,建築規劃、設施與營運管理均非常注重緊急供水,例如要求總儲水量依據醫院評鑑基準(條號 1.8.1 符合項目 4),確認醫院持續運作至少三天為最基本需求;衛福部更公布有「醫院之旱災、停水、水短缺緊急應變指引」,不斷耳提面命 。

因此,醫院系統的調適能力其實是高的,比較不用擔心。要注意的反而是那些家有嬰幼兒、長輩,或是安養、照護中心這類還不到醫療專門機構規模,又不屬於一般家庭的單位。這些「脆弱」的單位,正是受到極端氣候衝擊最大的族群、標的,如能提早策劃、因應,當能減少災難以及損失的發生。

簡言之,如何在事件之後,不只滿足於「北水處穩定供水SOP」,而是將服務精神與調適能力建構的觸角延伸到各個用水、缺水層面上較為脆弱的族群,將SOP的範圍,擴大到市府公部門,甚至納入私部門,形成全面強化台北市民水調適能力的網絡,才是柯市長在風波之後,應該繼續耕耘的方向。

「水調適」指的是在氣候變遷的大環境下,如何面對水環境的改變,以及隨之而來的各項衝擊;調適的範疇,包括日常水資源管理,以及如颱風、暴雨等極端氣候事件之因應。

104年8月台北濁水事件,是氣候變遷時代,積極投入水調適的最好契機。期待柯市長能繼續發揮「嗡嗡嗡」的精神,堅持做對的事,讓改變繼續成真。


圖片來源:TVBS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鄭佾展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