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27期:印尼憲法法院森林判決

環品札記

呷蟲好否?
劉維人

昆蟲是兼具營養、口感、以及環保的優質肉品來源,但對於食用昆蟲感到噁心,背後可能藏有龐大的文化脈絡。

2050年,全球人口估計將從70億成長到90億,農產需求更將增長7成[1]。由於大量飼料用於餵養牲畜,目前全球高達7成耕地被用於生產各式肉品。人口快速增長對於目前耕地利用模式與飲食文化之維繫帶來嚴峻的挑戰,而蟲蟲大餐可能是突破糧荒困境的有趣解答。

從2003年起聯合國農糧組織(FAO)便積極推動昆蟲食用,開發出許多美食,甚至證明混有蟲肉的肉丸比純牛肉丸更好吃1。可惜地是,無論食譜與試吃報告看起來如何誘人,許多人看到餐盤裡的昆蟲還是十分排斥。

我們對於食用昆蟲的噁心感究竟從何而來?是天性、文化,還是教養?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7-8歲以前的幼兒幾乎不會對特定事物感到噁心,他們的噁心行為其實是向大人學習的![2]

不但如此,成人的噁心感,也會因為身處的文化環境而逐漸改變2。也許你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外國朋友,剛來台灣的時候看見烤雞屁股就吐滿地,結果過不到幾年,每次經過夜市都要拉你進去買個兩串。

那麼,目前歐美國家對於食用昆蟲的噁心感源自哪裡?FAO最新報告「Edible Insects: Future Prospects for Food and Feed Security」指出,答案很可能來自幾千年前西亞、北非地區兩河流域一帶,俗稱肥沃月灣地區的畜牧文化所衍生。

在進入定居農牧生活以前,肥沃月灣的當地人採集並食用昆蟲,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與管理方便,蟲蟲們逐漸被可剝皮、擠奶的大型草食動物取代。牛排跟羊排的霸權從此建立,一路傳播到歐洲、北美,以及大航海時代的各殖民地1。但除了來自肥沃月灣的歐美文化圈之外,對食用昆蟲感到抗拒的文化其實不多,事實上,8成以上的國家都有吃蟲傳統1,但由於採集不易、無法大量生產而逐漸式微。

我們感到好奇,為什麼大部分台灣人不吃蟲呢?從FAO報告推測,可能是受到國際貿易與文化霸權的影響,對於歐美文化的隱性崇拜,讓我們在餐桌上漸漸接受歐美飲食文化。

事實上,從環境的角度來看,食用昆蟲還有許多好處。例如:
  • 飼養昆蟲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低於傳統的禽畜飼養。例如,養豬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比同樣重量的黃粉蟲高出10-100倍。
  • 昆蟲具有驚人的飼料轉化效率。平均而言,昆蟲可將2公斤的飼料轉換成1公斤的自身體重,而肉牛則需消耗8公斤飼料才能增重1公斤。
  • 昆蟲可以以生物廢料如廚餘、人體排泄物、堆肥和動物糞便等進行餵養,並能將其轉化成可用於農業飼料的優質蛋白。
  • 相較於傳統的家畜,對水資源的消耗大大降低。
  • 昆蟲生命週期短,長得快,可以接受更高密度的養殖,與傳統畜牧業相較,對土地的依賴度甚低。
  • 相對於其它動物,昆蟲傳播如H1N1(禽流感)及BSE(瘋牛病)等人畜共通疾病的風險較低。
此外,在氣候變遷時代下,昆蟲飲食也是多元化糧食供應來源、提高社會適應力的方案之一,由於其在野外唾手可得,基本的採集和飼養設備所需技術或資金微乎其微,也是許多開發中國家為快速膨脹的人口謀求生計的重要策略。

台灣廚師的創新與精緻化能力,有目共睹,既然科學家們已經提出食用昆蟲的許多優點,甚至證明蟲肉比牛肉還好吃,為什麼我們不嘗試一下蟲蟲滷肉、小籠包,甚至更大膽的蟲蟲食譜呢?說不定會繼珍奶與鳳梨酥之後,開發出下一個暢銷各國的台灣美食呢!讓我們期待台灣的蟲蟲大主廚、料理評鑑團、料理調味百科…,成為新世紀的台灣之光。


糧農組織推廣食蟲文化,大廚現場烹調

[1] FAO, 2013. Edible Insects: Future Prospects for Food and Feed Security. FAO Forestry Papers. 171.
[2] Rozin & Fallon, 1987. A perspective on disgust, Psychological review. 94(1): 23-41.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鄭佾展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