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票/活動辦法

說明

木材經濟:取財有道

目前得票數:14568

木材是樹木最直接的服務,很久以前,老祖先就懂得使用木材製作各種工具、生活用品或武器。例如成語「荊釵布裙」裡的荊釵,就是指一般人家的女性,折取黃荊樹枝當做髮釵,或是使用黃荊木料製作之梳子。

樹木砍伐後取得的木材,可供傢具、器具、建材、制漿造紙使用,以紙製品為例,臺灣平均每人一年使用紙製品190公斤,這只包含圖書、報紙雜誌部分,如加上衛生紙、擦手巾這類的民生用紙用量更為驚人。

2013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森林生命力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木材需求量到2050年,將會達到60至80億立方公尺,超過現在使用量的兩倍以上。全球森林正在快速消失,每年以淨減少520萬公頃(相當於1.5個臺灣本島面積)的速度消失,其中420萬公頃是原始森林。為了減緩這個現象,聯合國相當重視人工林與永續森林管理之重要,如1992年巴西里約地球高峰會所宣示的「森林原則」 (Forest Principles)第六條,即強調要重視「人工林」的價值,提出永續森林經營的理念。

未來木材需求只會越來越多,樹木提供的這項服務也越來越重要。臺灣每年木材的需求量約700至800萬立方公尺,自給率不到2%,其中8成以上自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可能間接混有來自破壞原始森林的木材。因此消費時應優先選用來源為永續林業認證(如FSC、PEFC)的產品,才能確保森林與木材資源的永續利用。

臺灣適合人工林造林的樹種很多,林務局「獎勵造林樹種」就有近百種,但由於林業不興盛因此交易並不活絡。而根據林務局每年公告木材價格高低、林材經濟之代表性,以下列出三種較具木材經濟效益的原生樹種,請大家投我們一票。

214123
主辦單位:     贊助單位:     電話:(02)2321-1155  傳真:(02)2327-8280  E-mail: info.eqpf@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