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最新消息 | 參與我們 | English
| | | |    
最新消息
11/24(五)「氣候變遷調適與應用」論壇紀實
11月24日(五)下午,由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委託,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氣候變遷調適與應用」論壇,在現場七十位多民眾的參與下,於台中火車站旁21號倉庫隆重登場。

本論壇規劃有「基礎知識篇」、「調適行動篇」,內容涵蓋古今氣候變遷、健康、生態、空氣品質、氣象資訊跨領域應用與氣候教育等議題,一下午的時光裡,9位講者無私的分享他們的觀察與作為,帶來許多不同角度的觀察。

中央氣象局張修武副局長於致詞時表示,氣象局已連續三年於北中南舉辦類似論壇,希望用不一樣的方式,讓大家對氣候變遷與氣候變遷調適有更多認識;這個議題非常重要,也歡迎各單位多與氣象局接洽,多加應用氣象資料。

論壇一開始,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林冠慧博士首先以《典籍裡的氣候變遷》進行分享。林博士認為歷史典籍中的天氣與氣候資訊非常豐富,透過文字考證可勾稽出短時間尺度,以年為單位,非常詳細的古氣候紀錄。但重建過程要注意資料分布不均、紀錄異常氣候為主、不同時代與地區文義變遷等陷阱,也要進行考證與詞彙追譯,才可能深得古人心,正確解讀古氣候文字紀錄。

演講最後,林博士一口氣列舉雨魚(天下降下魚類的現象)、天厭(農作物遭受病蟲侵害)、龍霜(指凝結在樹枝上的冰)、妖風(突來的暴風)等歷史氣候詞彙釋義,來加強說明考證之重要。

緊接著,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魏國彥教授繼續以《揭開古氣候密碼》為題,深入說明從自然科學角度,如何透過像是海洋沉積物岩蕊、冰蕊、樹輪、洞穴石灰岩(石筍)等天然檔案,建構古氣候的過程。

例如海洋沉積物所含微體化石/ 超微體化石中,可藉由古代有孔蟲體的鎂鈣比值來推估當時的溫度狀況;冰芯氣候紀錄,利用冰芯中不同年代累積層中的H2O同位素,來推估當時的氣候狀況;化石樹輪、石筍等紀錄,則是觀察生長層、沉積層厚薄變化作為輔助資訊。 魏教授認為,要知道未來如何發展,一定要知道過去是怎樣運作─以古鑑今。古氣候是科學,告訴我們現在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亞氮的濃度都超過過去80萬年濃度;而且這三種溫室氣體在現今時期上升的速度在過去2萬2千年間,是前所未有的。氣候確實發生改變,至於如何回應就看我們的智慧。

認識古今氣候變遷後,要來聽聽《變遷環境下的植物保種》。林務局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董景生組長,特別分享農委會正在推動的植物方舟計畫。

董組長指出臺灣有77%受威脅物種生育地與保護留區重疊,83%與國有林事業區重疊。但是,有110種(約12%)受威脅植物生育地未受任何保護,面臨嚴重的棲地破壞與滅絕風險。 因此,除了就地保育外,遷地保育,透過各地植物園系統,保留種原就顯得非常必要。

目前各地植物園已經與林務局、特生中心、國家公園、保種中心等民間組織,結成採集培育網絡;以植物園為主體,負責周邊物種收集、培育、展示、研究與教育,以便強化臺灣特稀有植物遷地保育網絡,讓植物園成為各地本土植物中心,再造方舟。

認識了植物氣候調適、保種計畫後,也要來關心人的部分,探討如何面對《氣候變遷下臺灣的災害風險與調適》。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組陳永明組長認為,氣候變遷令極端氣候常態化,導致災害型態改變,造成人命、財產嚴重損失。災害風險類型可分為:集中型災害風險(Intensive Risk )─機率低,但災害規模擴大並超過歷史經驗;廣泛型災害風險(Extensive Risk )─衝擊較小,但災害特性改變與頻率增加。無論哪種類型,都對災害風險管理帶來挑戰。

為了掌握環境變化,防災中心與國內科研單位已組成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希望應用研究於各調適領域,降低災害衝擊。陳組長認為災害必然來臨,透過國土規劃、能力建構來降低脆弱度、降低暴露量,才能趨吉避凶,有效降低風險。 經過短暫休息,下半場第一位講者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第一組科長謝明昌,以《極端・不意外:應用氣象資訊的正確觀念》為題,分享從事氣象工作30年來的心得。

謝科長認為預報與防災工作壓力及挑戰性相當大,常常需要與相關防救災單位協調合作,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氣象情資,以便採取有效應變作為,降低災害損失。各國警報哲學不一樣,但預報時間愈早誤差可能越大,因此要導入滾動式風險管理,動態地不斷更新預報,尋找最佳決策點。

謝科長強調颱風來時無風無雨不是預報不準,而是風險機率問題。如果有造成重大傷亡的可能,就不能拿生命財產來對賭。我們無法改變大自然,但可以改變面對大自然的態度,學習應用氣象資訊趨吉避凶。

緊接著下一位講者是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與演化研究所樊同雲副教授,為我們帶來《氣候變遷下墾丁珊瑚的調適》。

樊教授認為珊瑚生態系是生產力與生物多樣性最高、海下的美麗世界,但亦受到颱風強度增強、海水暖化與酸化影響。所幸臺灣南部淺海珊瑚礁受到深海間歇性湧升流冷流保護,得天獨厚,受到暖化影響幅度較輕。

但要確保臺灣珊瑚生態系永續發展還需要許多努力,如珊瑚種原保存與種珊瑚培育、生態重建與復育技術投入、珊瑚產業及生醫藥材料開發等,而要打造世界級珊瑚王國,仍有賴各階層共同合作。

氣候變遷不只影響自然生態,更影響你我健康。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空氣資源研究室蔡俊鴻教授,以《掌握空氣品質變化,積極調適》為題,深入剖析氣候變遷與空氣品質間互為因果的複雜關係。

蔡教授認為氣候變遷藉由改變雲層、日照、降雨與土壤含水率變化,影響水分與溫度,進而改變氣流變化、空氣汙染物滯留時間,以及大氣傳輸與反應,造成汙染物濃度變化;兩者間確實有關係,但確切關係強弱,目前研究不是很全面。

蔡教授認為可透過強化空品預測能力、落實空品惡化應變策略、加速推動空品改善與減污策略、提升空污危害預防效果、加速研究空品與氣候變遷之關聯性,均有助於掌握空品變化積極調適。個人方面最重要的是改變生活「行」態,從交通工具與方式著手。

身為中部地區最重要的科教推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葉蓉樺博士也特別就近幾年實務工作經驗,以《有趣?有效?能源教育活動反思》為題進行氣候教育探討。

葉博士認為讓民眾對於氣候變遷有基本認知後,再進一步設計參與活動效果會更好;此外,設計教案時需要考慮區域差異,例如不同區域對於能源使用方式不盡相同,因此使用者認知也會有差異,也會影響教學成效。

活動設計更不能只是「我說你聽」,而是要讓我們「一起看、一起想」,讓展場成為思考的起點,讓環境關懷與科學教育一起協作。

論壇最後一位講者,將主題重新拉回古氣候上。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劉平妹退休教授,從《地球近90萬年來的氣候變遷》,也就是第四紀氣候變化進行演講。

劉教授先從繞日軌道、地軸傾斜角與地球自轉變化,說明冰期與間冰期循環。不同時間尺度有不同關注重點,而要了解短尺度現今(間冰期)的氣候變遷狀況,可透過代用指標如花粉沉積物來推敲。

利用植物孢粉做為古氣候代用指標的好處是,孢粉廣泛存在於陸域中,可藉由孢粉組成(孢粉相)改變,推論當時植群狀況,進行判斷區域氣候條件。像是臺灣中部頭社盆地、日月潭等沉積物內都有大量孢粉,可藉此建構起古氣候資料重建林帶。而古今植物相對比也拉近了古氣候與人們的距離,更有可視感。

演講最後劉教授提醒,古氣候研究是為了對應今氣候做為參考。從紀錄來看19與20世紀乃是五千年來最暖的時期,1970後增溫更是快速,也因此我們應該思考,調整思想、行為以減緩碳排放與氣候變化。

經過一個下午九位講者們精采的分享,本次論壇活動順利與下午五點多圓滿落幕。感謝中部地區朋友熱情參與,也謝謝陳唯瑄、王廷華、蔡守文、張顥嚴、李世博、余姿伶、楊琇珍等七位實習與志工夥伴,以及Stock 20倉庫藝文特區、台中科技大學美容科的協助,讓本論壇得以順利進行。

本次「氣候變遷調適與應用」論壇是TEED臺灣環境教育對話平台第27場論壇,我們希望針對環境教育各領域議題,廣邀公私部門相關人士參與、分享,透過影像與聲音之記錄,留下屬於臺灣的珍貴環境教育資產。

未來本會還會繼續辦理相關論壇,歡迎政府機關、企業團體贊助,用行動支持我們持續推出優質活動,為員工、民眾提供精彩的環境教育機會,充實多元視野。意者請洽:02-2321-1155 # 24 TEED小組召集人,鄭先生;或來信寄至本會公用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中央氣象局張修武副局長,開場致詞 中央研究院環變中心林冠慧博士,分享《典籍裡的氣候變遷》
台大地質系魏國彥教授,從自然科學角度《揭開古氣候密碼》 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董景生組長,介紹《變遷環境下的植物保種》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組陳永明組長,介紹《臺灣災害風險與調適》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第一組科長謝明昌,提出《應用氣象資訊的正確觀念》
東華大學海洋生演所樊同雲副教授,談《墾丁珊瑚的氣候調適》 成大環工系蔡俊鴻教授,說明《空氣品質與氣候變遷》關係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葉蓉樺博士,介紹《有趣/有效的能源教育》 台大地質系退休教授劉平妹,談《地球近90萬年來的氣候變遷》
現場觀眾參與踴躍 活動全程錄影,敬請期待

發佈時間: 2017/11/28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