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最新消息 | 參與我們 | English
| | | |    
最新消息
5/18-20 「兒童權利與環境永續友善大使培力營」活動紀實
本會長期關注兒童與環境的教育與倡議,5月18至20日,來自台灣北中南東各地的國小中高年級兒童共30名,齊聚在臺灣中央南投魚池鄉,林試所蓮華池研究中心,展開為期兩天半的「兒童權利與環境永續培力營」。這三十名優秀的台灣兒童,是經過嚴格的書審遴選出來的。每一位都是針對兒童權利公約中第二、三、六、十二條之一撰寫一千字以內的論述,提出對臺灣環境永續的觀察、並且陳述身為兒童如何透過兒童權利公約,爭取自己的環境權和永續的未來。

這是孩子們離開家裡,獨自在外住宿,接受培力的一次勇敢體驗,所有參與學員都是抱著期待與興奮的心情與會,共同探索兒童權利與環境永續的內涵!

Day 1

活動從5月18日傍晚展開,抵達蓮華池研究中心後先飽餐一頓,接著由謝董事長當營長歡迎大家的到來,一連串的小活動,自我介紹、領取活動手冊、抽籤分組、選宿舍服務長、分房,大家很快的就熟稔起來,晚上盥洗後,手機都收起來交給隊輔,專心參與活動。經過一天的移動大家都沉沉入睡,養足精神準備好展開兩天課程緊湊的活動囉。

營長謝董事長熱情的歡迎大家的到來

<有人偷看漫畫!>
自我介紹時間!
女生大合照,向父母報平安。 男生大合照,向父母報平安。

Day 2

第二天在鳥語花香的蓮華池研究中心,一起散步、做操,展開美好的一天!

早餐有饅頭稀飯,吃得好吃得飽 在中心廣場前戶外活動

準備要開始上課前,每個人都拿到一本便利貼,這是要做什麼的呢?原來是營長謝老師鼓勵每個人將上課時的疑問或意見趁下課時間寫下來,並且貼到牆上的四張大海報上面,四張大海報分別是第二條平等權(非歧視)、第三條最佳利益、第六條生存、生命與發展權、第十二條表意自由。

兩堂專題演講,由謝英士董事長帶領大家思考,什麼是「人權」?又如何透過《兒童權利公約》改善我們的環境?

謝老師播放了一個影片,介紹人權的概念是怎麼來的,從西方再到全球。對於人權是基本權利大家都沒有任何的疑惑,但謝老師馬上丟出困難的問題給大家一起解一解,如果世界沒了,那人權還是第一重要嗎?人權都如此了,那兒童權利呢?謝老師進一步舉例,保護鳥類等遷徙性野生動物的公約在一百年前就通過了,但是保護兒童的公約一直到二十幾年前才通過,是不是代表兒童在大人的眼中,比動植物還不重要?謝老師在第一堂課的結尾,播放了一段影片:《你我都平等,不分大小》,影片中有兒童種族歧視霸凌的問題,但只要我們願意UNITED在一起,可以有更大的力量,也可以分享更多的快樂。

在謝老師在第二堂課拋出了新的議題,永續發展大家都聽過,但是如果是你要做決策,永續發展的金字塔:環境、社會、經濟,哪個應該優先呢?大家都想要兼顧,但是實際上還是會面臨排序的問題,每個人都各有排序,也都有思考的方式、兼顧的面向,引發一陣激烈的討論和意見發表,課後牆上的海報馬上就貼了好多便利貼。

從平等談到了最佳利益原則,如果要認真的討論,兒童爭取最佳利益是有可能會引起世代對立的!因此,為何最佳利益原則是兒童權利公約的主要核心之一?又要如何有良好的溝通和多贏的局面,其實是非常挑戰的。謝老師提出一個預設題讓大家動動腦,如果社會上只有十圓,你會分多少給長者、青壯年、和兒童?當談到永續發展,到底談的又是要永續幾個世代?資源是這麼有限。

謝老師最愛跟大家一起腦力激盪了 寫好意見和疑問貼到海報上,也跟同學互相學習

在刺激的答辯課之後,由蓮華池研究中心許原瑞主任為大家帶來《生物多樣性與兒童》的演講。一開場大家就驚奇不已,因為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種物種!許主任很快的介紹了各種動植物繁衍生命的方式,動物透過卵生、卵胎生、胎生;植物則是透過種子繁殖或營養繁殖,而大自然界動物幫助植物、植物也幫助動物繁衍、生存。看似是一場尋常的生物課,但其實腦子動得快的小朋友很快的發現,為什麼在兒童權利和環境永續的培力營要安排認識生物多樣性呢?認識大自然才認識我們人類,而我們兒童不只要保護自己,也要學會保護大自然,以及整個環境,因為沒有健康地球也就沒有健康的我們了。

許主任帶來精彩的內容,也帶來精美的禮物! 勤做筆記也踴躍發言唷

在一陣吃飽喝足,午休時間大家依然精神奕奕,隊輔播放了三個紀錄片給大家觀賞,分別是讓大家看得熱血沸騰的《新環境運動》,透過環台馬拉松一起救世!勵行環境友善的行動。認識森林、更認識保護森林方法的《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以及大開眼界種樹種到肯亞的《臺灣綠帶,肯亞種樹去!》,許多人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肯亞透過憲法保護他們的森林,而讓國家恢復森林資本是全國一起動員的。

短暫的休息遊玩結束,下午的各論由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的推手之一:中正大學的廖宗聖老師來大家走入四個重要原則條文的細節。

廖老師一開始就警告大家,這是接連四堂的法律課,擔心大家撐不下去。想不到四堂課過去,反而是廖老師嚇到呢!滿滿的便利貼在牆上,踴躍的發言和勤做筆記,原來一點都難不倒大家!

廖老師除了帶假設題來考考大家,還播放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無對白、無字幕影片,跟大家一起發揮想像力,從對原則條文的認識,猜猜影片中到底發生什麼狀況、想要傳達什麼?

平等,什麼狀況下是「不平等」,遇到不平等要怎麼糾正呢?最佳利益到底是什麼,當大人各執己見,認為自己的方案才是對兒童最好而爭執時,兒童自己能不能判斷什麼是對自己最好的呢?生存、生命與發展權是這麼的直觀,對生活在良好的環境中的我們可能覺得不可能會受到威脅,但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兒童,因為環境的貧瘠,又因為比較脆弱、不像大人可以抵抗許多惡劣的條件而在生存權、生命權甚至是發展權上受苦。最後是表意自由,我們都可以自由發表我們的意見,但是發表了意見是為了什麼?表意自由如此重要,當然是因為我們可以選擇與他人不一樣,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並且與別人和諧相處、互相尊重。

廖宗聖老師一一介紹四個核心條文 問答時間踴躍發言

緊接著由環品會的思齊哥哥和虹儒姐姐,分別帶了小小互動遊戲,讓大家換個角度思考。思齊哥哥列出了很多我們可能覺得重要又可能不重要或必要的東西,例如食物、冰箱、電視、手機,哪些跟我們兒童的發展有必然的關係?廖老師更進一步拋出一個大家可能不願意面對的問題:我可不可以看卡通?從大家一臉尷尬的表情,也知道大家都努力希望能夠在沒有標準答案中尋找一種論述的方式,也努力的想辦法,解決貧富不均、機會不等的問題。

虹儒姐姐準備了七個有關表意自由的是非問題來考考大家,沒想到大家每一題都全部答對,但是真正困難的在後頭,答對後,要怎麼利用兒童權利公約的條文來伸張對錯?舉例來說:看新聞看到有人在為環境遊行,就算看不懂也不應該問別人他們在做什麼,因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還問東問西很討人厭。當然是錯的,但是錯在哪裡呢?大家快速的翻書聲中,有人找到,原來可能涉及了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條的歧視:年齡歧視!第一關就連超級惡魔題大家都馬上答對:小孩子是無或限制行為能力人,因此看到政府破壞環境,是不能控告政府的。沒錯,現行的法律規定是如此,但是這就等於束手無策嗎?眼尖的大家馬上發現兒童權利公約第十二條第二款可以讓自己在司法及行政程序中發表意見並且應受到尊重!

思齊哥哥跟大家互動 虹儒姐姐出題目來考考大家的說服力

再次拜訪香菇寮飽餐一頓,就開始了寫作時間。一開始謝老師先幫大家復習了一下四個核心原則,兒童權利與環境永續之間密不可分的關連,也現場讀了大家的便利貼內容,快速的歸納、並且也從大家的意見和發問中,啟發出更多的想法。接著大家就開始專心的寫作了!沒有網路也沒有手機,從課堂中所學、從平常生活的觀察中,大家振筆疾書。寫什麼呢?明天就要錄影演講了,好好準備講稿,錄影將會擇優交給國際委員觀看,讓國際委員了解兒童的意見、並且從而同這邊了解臺灣推動兒童權利與環境永續的表現!中間偶有遇到瓶頸,跟大哥哥大姐姐和老師請教之後,繼續努力,兩個小時的專心寫作,看來大家都很滿意自己的成果唷!寫作完後就準備就寢,明天有緊張的英文課,上課後,還要繼續完成講稿,練習準備上陣啦!

專心寫作 我們都很用心的在準備講稿唷!

Day 3

清早起床,結果天氣偶陣雨,期待的生態導覽只能取消。不過等著大家的,是有趣的故事創作!欣賞了來自中東12歲小女生的創作《希望之樹》以及台灣11歲小女生的創作《寶貝環境--珍愛桃花源》的繪本影片之後,就換大家發揮想像力、從平常的觀察中,尋找環境的故事,並且讓故事中的主角們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創作活動並不是一般的寫作文練習而已唷,完成作品的人,環品會將投稿到聯合國,從來自亞洲各國的兒童作家投稿中,選出一到兩名金牌故事,由英國著名的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成繪本,並且翻譯成六國語言唷。每個人都努力的撰寫,也跟朋友討論故事的發展,有一個歡樂的早課。

人權律師黃致豪律師,為大家準備了兩堂《用英文把權利說清楚了!》,一開始的英文介紹,有人很踴躍,有人碰到英文就怕怕的,不過黃律師沒有要用英文考倒大家啦!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夾雜著上課,每個人都很優秀跟得上黃律師的分享唷!為什麼要用英文把權利說清楚呢?兒童權利公約的原文是英文,而法律英文中,每個單字、每個介系詞都有很多觀念和詮釋藏在字裡行間中,透過英文這個相對中文用字遣詞上更為嚴謹的語言,一步一步黃律師帶著大家認識重要的條文,一起跟著黃律師Speak Up For Your Rights!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尊重( respect),尊重不僅僅是一個禮貌,而是要能打從心裡景仰(admiration)他人及他的為人;人類尊嚴(human dignity),具備使人尊敬的特質;以及大家都很熟悉的最佳利益(best interest)。兒童權利公約以兒童為主體的重要基礎,就是「互相」,互相尊重、互相停止歧視。尊重生存發展的機會、尊重表意自由、尊重隱私更尊重無罪推定。

黃律師專心聽同學的發言 專心聽課並且很勇敢地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意見唷

在正式錄影之前,每個人都在積極準備,輪流跟謝老師和廖老師討論講稿,確定有十足的信心,就開始接續著錄影啦!趁著雨停的空檔,在美麗的山中,以樹林為背景,談論兒童權利與環境永續。飄起了雨到蓮華池的小木屋中,也是別具風格。

廖老師(右)指導講稿 謝老師(左)指導講稿
在鏡頭前面也落落大方 突然下起大雨,換到小木屋來錄影也是鬥志不減

最後在祝福與離別聲中,頒發了最佳表現獎、最佳表達獎、最佳寫作獎以及熱情參與獎,三天兩夜的時光,帶著對兒童權利與環境永續的使命,回到家鄉,持續思辨,實踐行動。

為了成為台灣的代表,推薦給衛福部、代表台灣全體兒童向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委員分享台灣在環境永續的發展,落實兒童權利公約的情形,每個人可是卯足勁的動腦、並且不斷的思辯、發揮行動的創意。個人錄影演講也是表現各出奇招,也從內容上表達出個人的思考並且從生活經驗中舉出許多很棒的例子。

最後由主辦環品會,依據每個人課堂上下的表現、寫作的內容、表達的準備與表現等,綜合評比後,因為大家的表現真的都很棒,因此從原本的預計推薦9名增加到推薦了14名,後續將個別聯繫,積極準備,等候國際委員確認最後名單。如果最後沒有進入推薦名單也不要氣餒唷,可以完成故事投稿,也要記得兒童權利公約就是為了保護你/妳們,環境永續也是為了你/妳們和未來世代著想,歡迎跟更多的朋友分享,也身體力行!

發佈時間: 2017/06/01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