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氣候世代在國際書展對話
-上半場-
2 月12日下午,在人來人往的國際書展會場,談話聲、結帳聲、宣傳聲此起彼落,當中有一個小女孩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從擴音器傳出來,她問:「石虎是台灣古老的原住民,能不能為了保護石虎,停止在台灣建造綿延不絕的道路?」這位小女孩是「在公路的缺口與生命的出口相遇」作者賴迎暄。
與談人顧蕙倩老師問迎暄,為什麼想寫關於石虎的故事?迎暄說,因為覺得石虎很可愛,不希望石虎因為興建道路而消失,「如果能在公路留一道缺口,就能讓石虎找到生命的出口」。
顧老師目前在師大附中兼任國文老師,她認為認識生活環境是書寫的重要泉源,所以很另類的要求學生在正規課程之餘,也以大安區為範圍,用錄音、文字、影像去紀錄學校周邊的環境。讓人聯想到1989年的電影《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中,羅賓威廉斯飾演的文學老師基廷,帶著學生走出教室聆聽鳥聲的畫面。
亦滽目前就讀高一,是這堂另類國文課的學生。他觀察到瑞安街上的一間市場,明明該是上午尖峰買菜時間,卻只錄到老闆看電視的聲音,他很疑惑,調查之後發現原來這間市場即將歇業。亦滽錄到的是生活環境變遷的聲音,讓他很有感觸。
今天的活動讓我們看到青年與兒童對環境的深刻情感,未來環品會將努力創造更多機會,讓不同世代的聲音被聽見。
吳錦龍檢察官在國際書展暢談檢察官的環境關懷
-下半場-
台中地檢署的吳錦龍檢察官坐在台上,專心聆聽主持人問題並一一回應。
吳檢察官歸納,偵辦環境案件遇到的困難有四:
第一,一般社會大眾認為公害沒有被害人,所以對於環境問題往往視而不見;
第二,地方員主管機關、員警受到黑道、民意代表的重重壓力,執法困難;
第三,法院對環境犯罪的解釋變動幅度很大,檢察官無所適從;
第四,環境犯罪充斥非理性立法,立法者只顧在罰則加碼,但其中的細節都未經過深思熟慮,導致難以適用。
面對這些困境,吳檢察官以蝙蝠俠電影《黎明再起》中的一句話作為心境的寫照:「當體制讓你失望,當遊戲規則不再有用,當法規是好人的枷鎖,卻縱放壞人,那時我希望你有個像我一樣的朋友,能夠承擔一切,讓你全身而退。」壯哉斯言。
吳檢察官曾榮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
發佈時間: 2017/02/13
|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