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最新消息 | 參與我們 | English
| | | |    
最新消息
EQPF in UNFCCC COP 20-1
利馬會議的定位

彷如神蹟一樣,今年第2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的主辦方秘魯首都利馬市政府硬是在開幕前一刻,也就是12月1日的凌晨,搞定所有的會場佈置,並且還是有一貫的「水準」,不管是主會場的各項資訊、餐飲或者民生消費,還是週邊會場的商展、主題展等等,尤其晚上光臨「為氣候發聲」(Voices for Climate)裝置藝術會場,確實還是有另一番風景。

特殊的是,大會主體會場在秘魯的陸軍總部園區內,儘管仍有團體發起「每月禁食一天」(Fast for the Climate)呼籲各國採取行動,但今年的氣候大會不見往昔那樣的民間團體抗議或者訴求的場景,因為空間的限制已經註定了這樣的「格局」。根據報導,為了這次的氣候大會,秘魯政府在陸軍總部所在的San Borja周遭,種了25000棵尤加利、藍花楹樹,想要讓會議期間各國代表感受一下利馬本地的「好空氣」。不禁讓人聯想到上個月APEC在北京召開期間的「APEC藍」。

兩相對比下,種樹的作法總是比強迫工廠停工、學校停課來得和緩又合理一點吧。

而事實上客觀環境也很難有此「外在壓力」。就連過去幾屆氣候大會經常在會場外的主要通道出現的青海無上師素食團隊,也沒有再出現,許多面孔熟悉的參與者,莫不好奇「到底怎麼了?」

客觀地說,利馬會議的主要重點有二。一是通過新的氣候協議草案,以供明年巴黎會議討論通過;二是鼓舞各會員國願意採取行動,以建立一個具有氣候韌性的未來。當然,對許多開發中國家、最低度開發國家而言,一直口惠而實不至的綠色氣候基金能否發揮作用,也是關鍵。 早就宣佈退出京都議定書、被評選為氣候化石獎(形象不好的象徵)得主的日本還是很努力的推動JCM(Joint Credit Mechanism)。沒有批准京都議定書的美國,也在國家館認真推動氣候相關的活動。中國的代表團人數也是逐年增加,今年林業部門參與的不少。一向積極推動國際氣候倡議的歐盟,當然不落人後,在會場穿梭,為其「強制減量目標」的理想而奮鬥。對歐盟來說,沒有強制減量目標對減緩全球暖化無法有預期性,也無法吸引投資。

但是強制以外的替代選項--國家自主決定的貢獻(Intended National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似乎已經成為此次大會的「主調」。中、美兩國的氣候協定給了很多國家、包括氣候公約秘書處一劑強心針。這就是典型的國家自主決定的減量承諾類型。幾乎所有開發中國家都不認為「強制性」的國家減量是必要的或者是做得到的,歐盟的訴求顯得有點「曲高和寡」、「孤掌難鳴」。

「解決全球暖化問題是藝術,不是科學,畢竟世界上並沒有環境警察」。解決人類迫切的氣候危機要靠藝術?是不是也很有創意? 感覺上,大會前兩天的氣氛對於產出一份以國家主動提出的減量、有效監督與運行的新氣候公約(協議)機制的草案,似乎頗具信心。 氣候變遷的問題是複雜的,正因如此,更需要各國拋棄成見,共同努力。過去一向驅動不足,爾虞我詐的國際氣候談判,是否會在印加文明的土壤上綻放出令人驚奇的花朵?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發佈時間: 2014/12/04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