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最新消息 | 參與我們 | English
| | | |    
最新消息
海綿台灣倡議後續報導

對於內政部長李鴻源透水鋪面的構想,台大大氣科學系退休教授柳中明很贊同,柳中明目前擔任中華低碳環境學會理事長。

柳中明說,透水鋪面下方填充碎石層,下方自然生成小型生態系,可以分解污染物,天熱時地下水可以蒸發,達到降溫效果。

柳中明解釋,根據台北市政府去年度議會審定工程預算在翻修需求方面,透水鋪面三十年免維修,高壓磚每五年翻修一次,透水鋪面更省錢。

今年三月二十二日世界水資源日發起的「海綿台灣聯盟」,號召「一人一坪打造海綿台灣」,為台灣創造七六○三公頃的地下生態面積。

「海綿台灣聯盟」表示,如五都道路全數轉型,約可增加城市生態面積十九%至二十三%,相當於每位市民平均增加十一至二十四平方公尺地下生態濕地;降低都市熱島效應一.六度到二.四度。

排水瀝青較適用國道

交通部公路總局先前也曾試辦鋪設排水瀝青(多孔隙瀝青),但考量養護成本和道路環境,目前仍大多採用傳統表面排水方式,未來也將在多雨路段鋪設。

公路總局養路組長陳進發表示,因排水快,遇到急暴雨也不會起水霧影響視線,不過,因為一般省道的行車環境複雜,灰塵易阻塞 孔隙,估計壽命僅一年半,加上養護技術、工具都還不成熟,現階段並不適合在一般道路和省道鋪設。

〔記者劉力仁、蔡偉祺/台北報導〕

發佈時間: 2013/05/29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