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最新消息 | 參與我們 | English
| | | |    
最新消息
大愛專訪:天災來襲毀山林 植樹帶動保育

這是莫拉克風災過境台灣後,造成的景象,原本的青山突然間變得赤裸裸,讓人不忍卒睹,大地看起來好像很堅固,但其實很脆弱。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從三年多前開始,在莫拉克風災的崩塌地上種樹,透過造林計畫藉此撫平大地傷痕,他們也透過認同卡認養樹木,種樹同時讓保育的觀念深植人心。

認養人 陳秀瑛:「哇,這一片就是我們大家一起認養的樹種的地方。」

爬上陡坡,腳踩鬆軟土壤,台大實驗林的第二林班地,讓每個人走得氣喘吁吁之餘,也多了意外的驚喜。

認養人 陳秀瑛:「那麼多年,今天終於來一見廬山真面目。」

陳秀瑛一家四口人都擁有氣候保護之友的認同卡,來自台北的他們,第一次和認養的樹木面對面。

陳秀瑛與解說員:「我們以為都是說,長樹不會這麼快,結果沒想到,已經長得都比我們高那麼多。」

就像認同卡上所寫的,認養一棵樹木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5公斤,換句話說,陳秀瑛一家四口人已經為地球減少186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認同卡發卡之今,已經種下41520棵樹木,二氧化碳的減量更達到19306公噸。

對抗地球暖化,認養人出資認購樹苗,負責種樹的台大實驗林,還得承擔起四十年的照顧責任。

環品會董事長 謝英士:「萬一發生了,所謂我們不想看到的這種天災,然後有崩塌,台大實驗林都必須把它負責,再補植回去。」

讓小樹安心長大,除了每年定期除草,工作人員還得發揮父母的愛心、仔細呵護。

台大實驗林組長 王介鼎:「這一棵是肖楠,因為它這有被野生動物吃過,吃過這個,這個下面這邊已經被環剝了。」

發現問題趕緊搶救,在工作人員的照顧下,一棵棵小樹日漸茁壯,目前認養人的愛心,已經達到三十公頃的造林面積,為了讓更多人響應種樹,環品會還推出台灣第一部樹計算器,化概念為量化數據。

以一棵二十年樹齡、樹高十五公尺的樟樹來說,從養護投資、木材經濟以及碳吸存的直接價值計算,大約只有三千七百塊。

不過從調溫節能、淨化空氣以及房產增值等間接價值估算,這顆樟樹已經高達四十一萬。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對抗地球暖化,它還可以達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在八八風災區的崩塌地,就是最好的例子。

拿起鋤頭,種下小樹苗,就在高雄甲仙的小林村,在地居民忙著在八八風災的崩塌地植樹造林。

種樹民眾:「裡面有一個洞,這樣水分比較不容易乾。」

環品會董事長 謝英士:「八八風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們水土保持不好,水土保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們的森林沒有照顧好崩塌地裡面種樹然後能夠發揮這個樹根能夠抓地的這樣一個效果)

撫平大地傷口,小林村的森林復育計畫啟動了,(上圖卡五)而這個計畫,同步在八八風災的其他七個地點跟著展開,兩百公頃的造林工作,要在三年之內,也就是2013年七月,全部完成(下圖卡五)。

種樹民眾:「土倒下來,慢一點,慢慢來。」

種下一顆樹,愛它一輩子,不管是森林復育計畫,還是認同卡的發行,在在都顯示,種樹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行動,這是人類和土地情感的連結,也是許下對地球、對人類的生命承諾。

文字撰稿:蕭世婷
攝影剪輯:楊俊亭

資料來源:http://www.daai.tv/2011web/news/topic_content.php?id=24164
發佈時間: 2013/03/31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