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環品學堂in政大-節能減碳素養       10月03日環品學堂in政大,由國立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學系劉世鈞教授主講。劉老師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佐以豐富生動的歷史、文化例證,引領學員進入能源的知識堂奧,頗獲學員的喜愛,下課後仍意猶未盡,踴躍地向劉老師請益。       劉老師說,科學界對全球變遷的普遍感覺有以下五個要素:一、資料不全。二、欠缺科際整合。三、無法預知這些變遷的意義。四、分析零散。五、無整合的科學瞭解。能源的存量與運用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永續發展,是人類的一大挑戰,也是人類刻不容緩的課題。       劉老師表示,目前科學家看能源衝擊的問題有以下七點:一、全球暖化。二、臭氧層問題。三、水資源問題。四、糧食問題。五、海平面上升。六、生態衝擊以及公共衛生。人類在地球上生活每天都會耗費地球上的資源,這些資源總有一天會用盡,而且於短時間內很難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因此如何減緩耗竭,是大家必須做也必須學習的。       劉老師指出,節能減碳有四個知識面向。一、環境衝擊與永續發展;二、綠色能源;三、綠色產品;四、綠色生活。劉老師強調,綠能科技的研究與開發就交給專業者去做,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推廣教育”,把正確的觀念傳承下去,不要抹滅及誤導下一代的希望,而是給他們啟蒙。       劉老師的理念正是環品學堂所追求的。       劉老師為學員們介紹各種綠色能源,包括綠色能源概論、自然再生能源、人工再生能源、再生能源轉換原理、節能效率和生活節能等六個層面。劉老師認為,從科技的角度,上述綠能發展當中,風力發電算是技術較為成熟的;以台灣特殊的地理條件,若能在西部利用風力發電,再加上東部的洋流發電,或可減少高污染之火力發電,不僅對環境友善,對台灣的居民們更是一大福音。       劉老師指出,太陽光電運用太陽的能量產生能源使用,本質上是好的,但依目前的技術及成本來說,還不到全面推廣的階段。但還是鼓勵大家能夠繼續研發太陽光電技術,因為太陽是最終能源,只是該如何尋找更適合的觸媒、材料以及提升轉換率,是現階段必須努力的目標。       “能源影響經濟、控制能源就可致富”,劉老師說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議題。從歷史上來看,於二次大戰之後,為了避免戰爭,各國製造業不斷發展,每產出一項產品,從製造、運輸、使用、廢棄這些產品的同時,不斷的在消耗地球上各種資源,未來原料會枯竭,各種原料的蘊藏量遠不及累積需求量,這大大影響到我們的未來生活並且衍生出各式各樣環境與生態的衝擊。       劉老師說,『節能減碳』不應該只是口號,而是人類為了永續發展必須切身實行的,在生活中小小動作就可以大大的節省能源,讓我們一起來實行簡樸新生活。
發佈時間: 2012/10/05
|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