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消費與綠色產業」論壇
許一個合理使用森林的未來
在經濟不景氣的氛圍下,環品會特於28日舉辦「森林、消費與綠色產業」論壇,邀請產、官、學以及民間團體代表共聚一堂,為尋找切合我國需要的森林、生計與綠色產業出路,思辨森林資源利用與產業促進之可能,共謀良策。環品會謝英士董事長表示,國際間從1992年聯合國森林原則到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RIO+20)共識文件「我們要的未來」,都一再強調森林是可利用的重要資源,也都重視人工林的價值,將永續森林管理的目標及做法納入經濟政策的主流,是非常重要的治理手段,但國內罕有相關決策推動,希望藉由本論壇能進一步探詢變革之可能。
環品會謝英士董事長最後總結,國內27萬公頃人工林如妥善經營,可望創造近百億產值,新增1萬4千多個工作機會,形成另一個綠色產業。各階層利益相關者應該從整個森林產業的上、中、下游開始思考,透過對話幫助政府部門形成明確的政策,讓企業有所依循,俾利綠色林產業的發展。
林務局李桃生局長回應,無論從質或量來看,台灣人工林其實有創造森林綠色產業的潛力。林業管理政策應該與時俱進,符合國際潮流。攸關林業發展政策之「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已超過15年沒有修訂,希望在一年內,能夠有新的方案提出,供社會大眾討論。
環保署符樹強主任秘書認為,環保標章與環境教育推動相輔相乘,森林所在處是最好的環境教育場所。透過環保標章,幫助林產品產業發展是政府努力的方向。過去環保標章多著重在回收再利用部分,未來會考慮納入原生材料這部分。
台大森林系邱祈榮副教授站在學者與台灣森林認證發展協會常務理事的雙重身分上,大膽提出「55專案」的構想,建議林務局可考慮在5年內,以提高木材自給率到5%為目標,具體宣誓推動森林合理使用之決心。邱教授更直言,國內每年6-7百萬立方公尺的進口木材裡,可能有2至3成為非法砍伐取得,未來國際如開始規範木材來源,國內馬上就會出現木材缺口。中國大陸已經把木材視作戰略物資來處理,台灣應該迎頭趕上,提出具體作為。
金百利克拉克台灣分公司陸韋彤總裁表示,佔全球6成紙漿消耗的金百利對於永續林業與綠色消費影響甚鉅。總公司「2015永續發展策略」承諾2020年將全面採用經由國際環保標準驗證的永續林木紙漿原料,台灣分公司更提前於2011年達成,舒潔旗下全系列家紙產品皆獲得FSC認證,支持負責任的人工林產品。
台灣家樂福全國公關經理何默真與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蔡建和則站在與消費者接觸的通路端,建議政府單位應該要盡量多思考環保標章的可能性,其實環保標章產品種類沒大家想像的多。通路有責任也願意負起推廣使用綠色產品。
為傳遞永續山林與綠色消費理念,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金百利克拉克台灣分公司與台灣家樂福即將於9月中旬,於北部、中部地區5家家樂福賣場內,擺設攤位推廣相關理念,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註: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為國際知名森林驗證系統,成立目的是促進森林經營能滿足:適宜的生存環境、社會利益及全球林業的經濟可行性等三項條件;與森林驗證認可計畫委員會(Programme for the Endorsement of Forest Certification , PEFC)同為兩大森林驗證系統。
活動照片

活動合照

環品會謝英士董事長開幕致詞

活動進行照片
新聞連結
聯合晚報
中央社
聯合報
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
台灣英文報
華視
央廣
奇摩新聞
大紀元
發佈時間: 201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