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最新消息 | 參與我們 | English
| | | |    
最新消息
環品二期開課囉!

      環品學堂第二期種子教師培訓課程11 / 8正式開班!上課時間從 11 / 8 ~ 12 / 24,每周的周二及周四晚上6:30 ~ 9:30,另有兩次的周六整天活動,課程內容可謂十分豐富與充實,對學員們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環品會董事長謝英士在開幕式的引言表示,相對於人類的其他發展,環境可以說是一個無聲的旁觀者、受虐者。在人類進行發展的同時,必然是以環境的破壞為代價。當破壞過度的時候,環境就會反過來向人類討債。

      「我們不能再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地球母親。」謝董事長說,人類應該開始思考如何好好照顧地球這個母親。人類對於所處的地球、環境認識的很少,我們有社會人文、科學技術的教育,卻很少有自然、環境的教育。對於自然,人類所知道的還非常有限,既然知道的有限,就不容易知道祂的價值所在,就不懂得為什麼、要如何珍惜。

      謝董事長表示,舉辦環品學堂的初衷是要藉由環境課程的學習,讓學員了解環境問題,並藉由教育讓這些想法影響更多的人,環境教育開啟了一扇窗,讓我們有機會通往認識自然、環境,進而珍惜、愛護自然、環境的道路。

      11 / 8環品學堂二期課程首先由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的張斐章教授為學員們講授水與環境的關係,在課程開始前老師先放一段音樂,沉靜從四處奔波前來學堂上課的學員情緒,好好集中精神並且思考台灣水文生態所面臨的問題。

      張老師說,山高水急是台灣的地景與水文的特色,先天條件是屬於缺水國家,然而在近幾年的重大災難,一次風災來臨便傾瀉了一整年份的降雨量,如此急遽變化的雨量,讓台灣面臨更大的水資源危機。老師進一步指出,台灣一年的用水量是180億噸,全台水庫一年的蓄水量只有20億噸,代表我們其他的用水來自於河川與地下水,然而地下水的形成往往需經過長時間的積蓄才能達到人類可探取使用的水量,若過度超抽地下水或因其他行為導致地下水水源供不應求時,地下水將枯竭且無法恢復,產生嚴重的地層下陷,尤其像台西麥寮地平線已經比海平面還低,除了必須靠高聳的海堤避免海水倒灌,大雨來臨時排水能力更是嚴重的問題。

      在老師與學員的互動討論裡,有學員問到,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下,水文變化如此劇烈,台灣的治水政策該從何處切入?張老師說,台灣的水利單位主要重視的是水利防災,雖可以理解,因為必須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但問題的源頭還是需要正視,找出解決方法,環境既然處於動盪變化中,我們就需尋求動態永續的平衡,重視水資源保育。

      張老師指出,我們的用水區分為民生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卻忽略了生態用水,環境也是需要水的,包括建蓋不透水的混凝土溝渠還有高山農業等等,這都破壞了山的保水能力,水消失的快,連蓄積這些水份的機會都沒有。張老師說,必須對環境進行長遠又完整的規劃,國家的政策與執行應把環境的需求也考慮進去,穩固環境才有可能穩固我們的生活。



謝英士董事長為環品學堂第二期致詞揭開序幕


水與環境課程講師:張斐章教授


環品學堂二期學員認真上課的情形


學員詢問要如何落實水資源保育

發佈時間: 2011/11/09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