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最新消息 | 參與我們 | English
| | | |    
最新消息
環品學堂-環境荷爾蒙、樹與環境

      無知是可怕的事,眼不見不代表為淨,今年五月的塑化劑風暴,讓大家餘悸猶存,這些潛藏在生活中的化學物質,到底有那幾類?所造成的危害又是什麼呢?

      環品學堂10月23日由國立清華大學凌永健教授引領學員認識這些潛藏在細節裡的魔鬼。「環境荷爾蒙」又稱為「內分泌干擾素(Endocrine disrupter substance)」,這些化學物質在分子結構上近似於我們人體的荷爾蒙,所以身體內的細胞無法辨識與真正的運作,就像DDT與戴奧辛與雌激素的分子構造雷同,會導致男生女性化的情況一樣,凌老師說:「環境荷爾蒙就像一把鑰匙,欺騙人體打開大門,讓小偷有機會跑進來搗亂」。

      凌老師以「寂靜的春天」一書為例,說明人類為了生活的便利反而成為威脅族群存續的殺手。此書作者瑞秋卡森早在1960年代首開環境保護之先驅,揭露殺蟲劑DDT對野生動物與人類的為害。此外凌老師也引述台南的台鹼安順廠五氯酚汙染地下水體的新聞事件,當時魚體都測到高劑量的戴奧辛,這些環境荷爾蒙半衰期長,是不容易從環境消逝的,不但會影響當下的環境,甚至牽連到第二代及第三代,令人憂心的是這些現象極有可能是不可逆的。

      凌永健老師呼籲,必須著手管制這些無法用肉眼觀察到的環境荷爾蒙,目前政府只管理法規內明文規範的化學物質,然而多數的化學物質仍沒有在列管清單內,在無法可管的情形下,受危害的還是無所知的台灣人民。

      台灣大學森林系邱祈榮教授在下午的樹與環境課程中,則從生產、生態、生活三大面向說明森林對人類的貢獻。他說,過去台灣森林從日據時期到國民政府時代對外輸出不少,現今台灣的森林管理已重視生態與民眾的生活育樂,這個現象代表我們環境保育的意識已開,但是老師也提到台灣的木材有99%是從國外進口,這說明台灣在保育森林資源的同時,仍有很大的木材供給需求,要靠消耗其他國家森林資源來彌補。

      邱老師也揭露台灣森林被盜伐的情形,所以如果政府不正視市場需求,那麼這類事件就會一直發生,邱老師強調,如果可以永續經營我們的林業,這些永續生質燃料是有可能取代化石燃料。

      全球氣候變遷下,從碳保存(維護天然林)、碳吸存(造林)、碳替代(木質生質能)三個面向,都可發現森林對於溫室氣體減緩的貢獻,並肯定森林在維持地球環境的恆定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綜合而言,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人類的生存其實是高度仰賴森林的,也因此永續森林的經營,不但是非常重要,更是我們應該努力的目標。


學員把握下課時間詢問凌老師環境荷爾蒙的問題


學員認真上課做筆記


邱祈榮老師說明森林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

發佈時間: 2011/10/26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