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最新消息 | 參與我們 | English
| | | |    
最新消息
GC Taiwan:國際綠十字台、韓、蒙、瑞典四國齊聚,關注氣候與文化衝擊
2025年是韓國世界文化遺產訪問年。,位於南韓南方的濟州島,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認「濟州火山島與熔岩岩洞」(2007)自然遺產,包含城山日出峰、漢拏山、拒文岳熔岩洞窟系等多個著名景點,以及堅忍不拔的濟州海女文化(2016)人類無形文化遺產。

在這樣風光明媚,兼具自然與人文深度的濟州島,8月中旬國際綠十字韓國(Green Cross Korea),特別邀請國際綠十字台灣、蒙古與瑞典分會代表,共同認識濟州文化、環境教育,探討海女與氣候變遷衝擊等議題,並於「海女文化、保護全球環境和應對氣候變遷」工作坊進行深度交流。

韓國:海女文化的傳承與氣候挑戰

國際綠十字韓國代表楊淑女士發表一份詳實的田野調查報告,深入剖析了濟州海女文化的現況。該研究針對金陵村的現役海女進行訪談,揭示社群面臨的嚴峻高齡化問題,有35%的成員年齡超過70歲。其中超過68%的海女在15至19歲的青少年時期便開始潛水。受訪海女中,更有高達8成曾有「出稼」、遠赴他鄉陌生海域工作經驗。

一套只有海女內部成員才能理解的海中地圖「Yeo」、標誌「海中田地」的珍貴口述知識體系也面臨著失傳的危機。現任金陵里漁村長、資深海女的洪珍妮女士分享了她的親身感受:「大海要能呼吸活著,我們才能活下去」。她指出,氣候變遷導致的海底白化、漁獲減少、海洋環境陌生化,極端氣候與工作風險增加等,正直接威脅著海女文化的存續。

藉此案例,國際綠十字韓國試著讓各界認識文化保存與環境變遷間的緊密關係,脫離生活、淪為表演的文化,將失去生命力。

瑞典與GCI總會:氣候變遷是內在失衡的反映

國際綠十字總會董事、瑞典分會執行董事Tonia Moya 女士,為海女們的困境提供了一個更宏觀的哲學框架。她首先對海女們表達了敬意:「當我們談論氣候變遷,它其實是人類在地球上所有行為的一面鏡子,這反映出我們正處於一種失衡的生活狀態。」

她分享了GCI的創立初衷,是「為地球母親服務的綠十字會」。她闡述了創辦人戈巴契夫提出的三重使命:首先,是喚醒全球民眾對於環境危機的共同意識;其次,是推動人類社會從根本上改變其價值觀與道德準則;最後,則是促進跨越國界與領域的合作。

「環境並非外在於我們的某物,」她總結道,「我們就是環境(We are the environment)。」她的發言將地方議題與GCI的全球使命緊密連結,強調了內在價值轉變的重要性,並邀請亞洲地區國際綠十字大家庭間,有更多類似今天工作坊這般的交流。

台灣:從倡議到實踐的氣候教育之路

作為國際綠十字台灣代表的環品會,則分享台灣多面向的氣候行動,內容涵蓋國際合作與國內的長期倡議。首先是環品會近期和國際綠十字白俄羅斯攜手推動的「我的家園In My Homeland」國際繪畫比賽,並在氣候大會COP29上進行宣傳,傳遞關心環境從家園做起的理念。 

國內方面,受2008年韓國《環境教育法》的啟發,從2016年起便積極倡議設立「兒童氣候變遷教育館」。此行動集結超過四萬名孩童簽名的請願,11位立法委員支持、立法院正式提案(臨090457,2017),以及去年度的街頭倡議、記者會發布,向臺北市政府請願等等。儘管並未能促成該項倡議,但腳步並未停下。

近期,我們在新北福山地區已設計了兩套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戶外教案,並邀請理律法律事務所,關注ESG與氣候議題的企業參與植樹護樹與環境教育活動,獲得熱烈回響。未來也希望參考韓國連結文化與環境保護的作法,擴大連結原住民與氣候變遷議題。

而在參訪濟州島著名書法家金喜正紀念館時,謝英士董事長也特別提筆,寫下「綠十字韓國濟州行」書法,致贈韓國友人並與國際綠十字全球24個分會夥伴分享,此次國際綠十字亞洲分會交流點滴。

蒙古:對抗荒漠化的國家行動

來自國際綠十字蒙古的代表Narangerel 先生(蒙古語:),則帶來了來自內陸草原的警訊。數據顯示,蒙古的平均氣溫已上升2.7°C,遠高於全球平均值,導致全國76.9%的土地受到沙漠化影響,年均降雨量也顯著減少了7.3%。這樣的劇烈環境變化,對於本以式微的蒙古游牧文化,無疑雪上加霜。

為應對此一嚴峻的國安級生態危機,蒙古總統發起了「十億棵樹木」全國性運動,目標在2030年前完成,這同時是蒙古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關鍵一環。他特別在會上感謝來自韓國企業與民間團體的支持,這些跨國合作的植樹計畫,為蒙古的抗荒漠化努力提供了關鍵支持。

從從濟州海女面對的海洋白化,到蒙古草原的沙漠化危機,此次交流讓所有與會的代表深刻體認到,氣候變遷對全球生物及文化多樣性衝擊已是無可迴避的現實。未來,環品會將持續深化國際連結,將汲取的多元經驗內化為在台灣推動永續發展的堅實基礎,為守護我們共同的文化與自然遺產貢獻力量。
發佈時間: 2025/08/19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