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最新消息 | 參與我們 | English
| | | |    
最新消息
環品時論:緬懷教宗方濟各對地球與氣候的看護
422地球日前夕,梵諦岡驚傳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逝世的噩耗。這是天主教的巨大傷痛,也是環境與氣候界的重大損失。

作為首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他在任內致力於推動教會改革,關注貧富差距,並積極倡導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他的名號來自12世紀義大利聖人方濟各,聖方濟各雖出生富有世家,卻追求貧苦修行,對環境和動物的愛護有加,他稱呼太陽、風、火為兄弟,稱呼月亮、星辰、水為姐妹,稱呼大地為母親。這樣的精神也深深影響著教宗。

從2013年就任以來,教宗共發布了三份,作為全球近14億天主教徒、教務人員依循,闡釋教義與重要議題的通諭(Litterae Encyclical)。2015年發布的歷史性通諭《願你受讚頌:論愛惜我們共同的家園(Laudato Si')》,強調人類與自然界的深刻連結,呼籲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遷,成功促成當年底全球氣候新公約《巴黎協定》的簽署。

這是一份既富神學深度、又具科學敏感度的文本,他指出,環境問題無法孤立解決,根植於我們的世界觀與價值體系;並且大膽挑戰現代社會的運作邏輯——無限制的成長、過度的消費主義、制度性的冷漠,不僅止訴諸於信仰語言。

2023年,在目睹了《巴黎協定》通過多年、搖搖欲墜的窘境下,教宗再度發表勸喻《請讚頌天主:致心懷善念、關心氣候危機的大眾(Laudate Deum)》,作為2015年通喻的補充。他的語氣更為急切,強調全球氣候危機不容質疑、氣候否認是一種政治罪行,並期望決策者都是能為公益和子孫後代的未來著想的戰略家,而不是為某些國家或公司的一時利益著想的人。

天主教是入世且積極回應氣候議題的宗教,也成功帶動更多信仰團體投入。例如,2023年COP28阿聯酋杜拜氣候大會所創設的信仰展覽館(Faith Pavilion),便開始邀請不同宗教領袖、政府企業、原住民與公民團體代表發聲,從不同的信仰角度,闡述他們對於氣候議題的關注,形成傳承。

這項傳承得來不易,要如何說服不同信仰的社會與人群,共同擁抱一個新價值,需要耐心與綿密的溝通,在這背後教宗著力甚深,形成另外一股串聯環境與和平的重要力量。

教宗在世時,以亞西西聖方濟各作為指引和靈感,相信聖方濟是關懷弱小、愛護整體生態的典範,他充滿喜樂並真心誠意地身體力行。他是生態研習者的主保聖人,同時得到非基督徒的愛戴。緬懷教宗方濟各對地球與氣候的看護,願安息於所深愛的星球懷抱。

(作者謝英士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佾展為副秘書長)
 
* 本文刊登於114年4月21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50421004074-262110
發佈時間: 2025/04/21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