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就在經濟部與能源局宣布「離岸風力發電規劃場址遴選及容量分配結果」的隔天,5月1日德國綠黨議員Dr. Stefan Taschner也悄然的在勞動節休假當天,造訪本會,就德日能源發展、轉型等議題進行交流。 德國柏林邦議會議員Dr. Stefan為慕尼黑大學自然地理學博士,擔任柏林市民環保協會理事、柏林市建設諮詢委員會委員,以及綠黨黨團能源及動物保護政策發言人。此次來台,特別希望了解台灣低碳與能源轉型現況,以及NGO的觀察。 會談中本會謝董事長分享台灣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階段管制目標、電業法的改革,以及台電在台灣的特殊地位。認為為了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必然是大量增加化石燃料使用、興建火力發電廠,增加許多隱憂。但為何是2025年,能否以核養綠,更務實的達到非核目標,幾乎沒辦法再訴諸政策討論。 對此,Dr. Stefan也分享德國綠黨的兩難。目前德國雖然已經提出2022年廢核的政策,大力推動再生能源,但這些既有、維護良好的火力發電廠,仍然持續運作,賣電到其他國家,帳面計算時看來發電佔比下降,但(空氣)汙染還是留在德國。再加上德國又是煤炭生產國,更難擺脫化石燃料。 台灣距離2025年廢核剩下不到7年時間,挑戰很大。2千年初時德國核電佔比達3成,2003年到2012年歷經9年時間,才降低12%[1],約略與台灣目前調降比例接近。但從3成開始降低,跟從1成多調降為零,難度不同,調整時間又要更短,難度很大。此外,由於電網相連歐洲各國買賣電力是常態,缺少大電網調配的台灣,面對的問題其實非常艱難。 會談當中,Dr. Stefan認為台灣不要太灰心,他也是先喊口號,從推動柏林市能源轉型著手,公民如果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是好事。
發佈時間: 2018/05/02
|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