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68期:波昂氣候大會COP23落幕,展望2018

汪洋中的一滴水

波昂氣候大會COP23落幕,展望2018
第23屆氣候變遷大會於11月17日閉幕,全球抗暖化運動有什麼進展,值得我們關注。
 
首先概要回顧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進程。2015年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取代京都議定書,成為新的全球對抗氣候變遷共識,其特色就是全部締約國都要自訂稱為國家自訂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 NDC)的溫室氣體減緩目標,以控制全球升溫在1.5℃到2℃內。
 
目前共有164國提出NDC,但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的報告指出,各國的減量目標加起來不到「有效控制氣候變化」應減量的1/3,並預期即使各國達標,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仍會上升超過3℃,這將導致危險的氣候異常。這反映各國的減碳決心不足,態度上仍在觀望,美國在川普領導下退出巴黎協定的震撼彈,更是雪上加霜。此外,本以為在2015年已經淡化的貧富國家歧異又重新回到檯面上: 發展中國家認為富裕國家應該承擔更多的減排任務。畢竟一個多世紀的污染,正是許多科學家所稱造成了全球暖化的原因。對此,發達國家則指出,來自中國,印度,巴西等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正在逐步增加,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承擔重任。
 
在美國脫隊、國際觀望的氛圍下,
對話透明問責機制顯得更加重要,所以特別挑選這兩個主題加以介紹。
 
  • 對話機制
 
要如何強化各國的減量目標,使其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將是2020年巴黎協定框架正式運作前的重要課題。而在巴黎協定「由下而上」(bottom up)、「強調自願」的精神下,已經無法如同過去京都議定書時代用top down的方式由氣候公約大會「指派」各國減量額度,因此巴黎協定導入「促進性對話」(Facilitative dialogue)的機制。
 
在COP21(通過巴黎協定該屆)的第1號決定案中(Decision 1/CP.21),段落20提及:「決定在 2018 年召開締約方之間的促進性對話(Facilitative dialogue),以總結締約方在爭取實現本協定(巴黎協定)第 4 條第 1 款所指長期目標方面的進展情況,並按照本協定第 4 條第 8 款為擬定國家自主貢獻提供資料;」
 
作為本屆氣候會議的主辦國,斐濟以Talanoa這個源自其傳統的字,賦予促進性對話主要精神。Talanoa是斐濟和太平洋地區使用的傳統詞語,其意涵豐富,反映了包容性,參與性和透明的對話過程,Talanoa的目的是分享故事,建立共同情感,為集體利益作出明智的決定。在這個過程中,各方透過同理心建立信任和交流知識,若出現指責他人或是互相批判的情形,即不符合此一精神。中文或可翻譯為「促進對話」。Talanoa也包含創造對話的空間,所以本屆COP會議特別開闢Talanoa專區,並首次有部長會議在此開放空間舉行。(本來叫做Talanoa Zone,後來改稱Talanoa dialogue Zone,因為Talanoa已有dialogue的意思,所以被認為畫蛇添足。)
 
與會國同意明年從一月開始進行Talanoa對話,由斐濟與下一屆主辦國波蘭共同主持,對話方式不使用正式文書,以避免各國對立,討論項目包括(1)確認目前溫室氣體排放量;(2)檢驗各國提出的減量目標是否可以在2020年以後確實達成巴黎協定的要求;(3)檢討減量方式的妥適性。
 
Talanoa對話機制的另一項任務是進行「初步全球盤點」。各國提出的NDC每五年要更新一次,而更新之前須要先知道全球還有哪些可用的資源可以幫助精進,因此巴黎協定第十四條規定在每次NDC更新的前兩年要進行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讓締約方知道兩年後要交的新自主貢獻該怎麼訂定。換句話說,全球盤點是巴黎協定的引擎,推動全球前進。第一次全球性盤點的時間是2023年,但2018年將透過Talanoa對話機制進行初步盤點。
 
全球盤點的面向不只包括減緩工作,還包括調適與財務,並應提供兩項成果: 一、 提供各國需要的資訊,以確認哪些地方需要加強行動。透過標示關鍵的技術變化,來增強氣候行動和增加合作的機會,讓各國可以有一個明確的路線圖,以便在下一輪國家氣候承諾中增強自己的野心;二、在認識各國需求的前提下,進一步輸送技術、財務、能力建構等協助,並整合非國家角色,如城市、企業、NGO的力量。COP23草擬了一個大概的盤點結構—彙集資料的籌備階段,接著是討論資料內容和評估進展的技術階段,最後進入高階領導人討論的政治階段。但在實際實施的技術層面還正在發展階段。
 
  • 透明度框架
 
巴黎協定第13條的透明度框架是COP23的另一個焦點。在「強化的透明框架」(enhanced transparency framework)下,所有締約方都有報告和審查的義務以落實問責,但是在巴黎協定全球參與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監測技術強化透明度,特別是在資訊建設相對落的國家,是個難題。目前值得關注相關技術是區塊鏈(Blockchain)與衛星遙測。
 

(一) 區塊鏈(Blockchain)
 
在五月份的UNFCCC附屬機構會議上,就有專家提出區塊鏈在因應氣候變遷上的功能。
區塊鏈是一個分散式的數據庫,可以不斷更新並由用戶驗證。在網絡成員的監視下,每增加一塊數據就被「鏈接」起來,成為不斷增加的記錄列表的一部分。這項技術可以透過安全的數據庫實現資產的轉移和交易記錄。
 
區塊鏈可以用下列方式應用於氣候變遷領域:
  1. 改善碳排放交易制度: 區塊鏈可以用來改善碳資產交易系統。例如,IBM和Energy Blockchain Lab正在共同合作開發一個區塊鏈交易平台,用於中國的碳交易,可確保透明度、交易有效並自動結算。
  2. 促進再生能源交易: 該技術還可以用於開展點對點的再生能源貿易平台。消費者可以使用代表一定數量能源的代幣與可交易的數位資產,互相購買、出售或交換可再生能源。
  3. 強化氣候融資流動: 區塊鏈技術有助於發展大眾募資和點對點金融交易來支持氣候行動,同時確保以透明的方式將資金分配給氣候項目。
  4. 更好地追蹤和報告溫室氣體(GHG)減排量並避免重複計算: 該技術可以提高溫室氣體排放透明度,並更易於追?和檢視減排量,從而解決可能的重複計算問題。它可以作為監測NDC實施進度的工具,或用以驗證公司減量目標。
 
(二)衛星遙測
 
另一項是衛星遙測技術。今年九月英國BBC的「計算排碳量」節目發現,由科學家進行的空氣採樣結果與巴黎協定下的國家報告不一致,落差特別出現在某些工業所產生不為人知但強力的溫室氣體中。這種低報不但影響國際義務的公平性,也不利於建立低碳商譽。因此已經有許多人認為
,要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不能只靠過時的原料庫存會計計算法,而必須用「直接」計算的方式。而衛星遙測科技提供了解決方案。
 
例如美國NASA的碳觀測衛星(OCO-2)就提供目前全球最詳細的二氧化碳來源圖片。去年底中國大陸發射的二氣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則是大陸首顆、全球第三顆專門用於「觀看」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衛星。另一顆法德合作的衛星「梅林」((Methane Remote Sensing Lidar Mission, Merlin),則專門用來偵測甲烷,預計在2019年啟動。因為在100年的時間尺度上,甲烷的影響比二氧化碳的影響強25倍。
 
目前比較大的挑戰在於發射衛星以及後續數據處理、分類、校準等成本較高,在沒有財務支援的情況下很難維持免費服務。另一個問題是巴黎協定第13條第3款強調以「非侵入性」的方式進行透明度安排,而未經同意以衛星遙測他國領土並分享數據的方式,可能會被認為違反本款規定。
 
  • 台灣如何跨出減碳下一步?
 
預計在2018年的波蘭大會上,將產出巴黎協定的規則書(Paris rulebook) ,內容會包括減量、調適、財務、透明、新的全球「盤點」程序、市場機制、執行與遵約等執行細節,以期實現2020年前全面施行協定的目標。
 
我國的人均排碳量與排碳總量分別名列全球20與23名,高排碳的同時,也是氣候變遷重災國。根據國際環保團體看守德國(Germanwatch)製作的全球氣候風險指標(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台灣2016年成為氣候風險第七高的國家,深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我國並非氣候公約締約國,在此全球致力溫室氣體減量的大趨勢下,究竟應該如何面對?
 
溫管法雖有部分條文提及應參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但畢竟不是直接適用,諸多公約的原則並未納入溫管法中,例如預警原則,加上隨著每年締約國會議(COP)的召開,許多執行巴黎協定的細節將陸續訂出,如自主貢獻遞交時的前期資訊提供、締約方如何確保自主貢獻符合清晰、公開透明與可理解(clarity, transparency and understanding)之原則、締約方如何為自己的自主貢獻負責、締約方如何履行報告和審查義務等。台灣如何與這些新的技術規範接軌?將是未來必然需要面對的課題。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高思齊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