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環報第58期:加入ICAO新戰略,融入飛航減碳新秩序
EQPF Writers
Pokémon
惹上官司了
!
PokémonGo在台灣掀起熱潮,全台790名玩家平均每天遊戲時間將近兩小時,許多地區因為被遊戲公司設定為寶貝球補給站或稀有寶可夢的出沒地,而湧入大批人潮。最近新聞頻頻報導北投公園的洶湧人海,引來交通不便與環境髒亂的負面批評,誇張影像被PO在Time雜誌網頁,形容為「末日景象」。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在寶可夢hot到不行的美國,遊戲也同樣引起爭議。在8月初,一位住在美國紐澤西西橘(West Orange)的居民,因家裡後院出現寶可夢,吸引玩家不請自來搶抓精靈,於是將PokémonGo手遊開發商Niantic Labs及任天堂告上法院,控訴他們在全美亂放精靈,使他的私人土地所有權受到侵犯 。
訴狀指出:「至少有5個人敲原告家門,告知他家後院有寶可夢,希望進去『抓寶』。被告以虛擬寶可夢汙染真實世界,卻未事先尋求屋主許可,並公然漠視這種可預見的後果。」
( Photo credit:中央通訊社)
這起事件之後,遊戲開發商Niantic就開始積極移除有爭議的遊戲地點。然而其行動顯然還不足以消除所有非玩家的怨念。八月中又有一對住在底特律的情侶控告遊戲一直把玩家帶到他家附近的公園 ,讓他們寧靜的社區一夕之間變成噩夢,因為附近的Wahby公園被設置了七個精靈球補給站,抓寶玩家並未注意他家前庭與公園的界限,頻頻進入私人草坪抓寶,或是將車停在他們家的車道,屢勸不聽甚至惡言相向。
這對情侶請求加州聯邦法院禁止遊戲開發商Niantic Labs,在沒有取得同意的情形下,使用GPS系統將他家或是靠近他家土地的地點納入遊戲路線中,或是列為補給站或道場。並主張遊戲利潤應該分享給那些受影響的私人財產所有人。
面對排山倒海的爭議,遊戲公司目前提供移除寶可夢的申請功能,民眾可以到官網
pokemongo.nianticlabs.com
,選擇支援(SUPPORT),然後點選Reporting PokeStop or Gym Issues,內有移除申請的選項 。但光是「申請移除」真的能符合那些受干擾居民的需求嗎?畢竟住家無故被當作遊戲的一部份,居然還要自己上網「申請」才能移除,似乎不符事理之平。
一般來說遊戲公司不必為玩家的行為負責,但是如果遊戲本身設計不當,一般人就可能透過訴訟要求改善或賠償。例如遊戲將大量玩家引導到同一地點,造成交通壅塞,妨害居住安寧,甚至阻擋消防、救護車通道,都可能導致他人權利侵害;或是遊戲要求玩家打開移動設備的錄影鏡頭,才能看到精靈出現在現實場景中,玩家將會拍攝下他/她看到的所有畫面,這種情形下,可能侵犯被拍攝者私人空間的隱私權 。
設置GPS定位點究竟是不是所有權的一部份,遊戲公司是否需要經過財產權人同意才能設置相關定位點,這個問題目前美國法院透過兩起訴訟正在討論中。
回到台灣,目前還沒有人對定位點問題訴諸司法,但在我國至少居住安寧也被認為是民法第18條人格權保障的一部份,受侵害時,得請求法院除去其侵害;有受侵害之虞時,得請求防止之,或許可以成為請求遊戲改善做法的依據。
精靈寶可夢的遊戲創意令人敬佩,也預告全球已經進入虛擬實境的時代,未來會有越來越多虛擬與現實衝突的問題產生。
說不定,美國的案例,很快在台灣就會出現。
寶可夢已於國外引起訴訟( Photo credit:中央通訊社)
今天的環境荷爾蒙,明天還是嗎
?
9月20日與21日,來自歐盟28會員國以及專家代表們,齊聚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討論關於植物與殺菌類環境荷爾蒙(內分泌干擾物,EDCs)物質定義新原則的兩項草案。這兩項針對農藥類環境荷爾蒙物質認定的法規草案
[1]
如果通過,將對歐洲化學品管理產生很大的影響。
草案內容早於6月15日已對外公布,展開為期一個多月的公眾諮詢。針對草案內容,以及即將公布的最終結果,EDC-Free Europe提出許多警告與呼籲。
來自歐洲由超過65個公益團體組成的EDC Free Europe聯盟,是2013年成立,歐洲最具代表性關注環境荷爾蒙與化學品的團體。針對草案內容EDC Free Europe認為有幾項隱憂未被考量。
首先是,與既有已認列環境荷爾蒙物質的衝突。根據先前報導與訊息,歐盟傾向採納的新原則過於嚴謹,這可能導致新原則所認列的環境荷爾蒙種類限縮,部分過去列入管制的化學品可能不被認為是環境荷爾蒙物質。這可能衍生出其他問題,如業者可否再生產,會不會增加民眾健康負擔等。
EDC Free Europe認為,環境荷爾蒙物質對歐洲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估計已高達1,584億歐元,新標準將使未來健康方面的支出增加;此外,過於嚴謹的原則也將與歐盟一貫秉持的預警處理方式(precautionary approach )相違背。
歐盟農藥常設委員會討論結果尚未公開( Photo credit:colintodhunter.com)
那麼,究竟爭議點是在哪邊?
原來在兩份草案附件裡面提到,對於是否屬於環境荷爾蒙物質,認列原則有三個選項,其中歐盟偏好最嚴格的「known to cause an adverse effect relevant for human health」,而不是較為寬鬆的「the adverse effect relevant for human health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endocrine mode of action」。
此外,對於要達到完整了解環境荷爾蒙的影響,研究、舉證與檢測所需耗費的費用,EDC Free Europe認為也將加重整體化學品治理的成本。
截至9月底歐盟農藥常設委員會(Pesticides Standing Committee)還沒有公布最後結果,但這樣草案對於未來環境荷爾蒙管理將有深遠的影響,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更多關於EDC-Free Europe的訊息,與詳細草案內容,請參見下列連結。EDC Free Europe:
http://www.edc-free-europe.org
。
更多關於歐盟環境荷爾蒙的政策,請參歐盟網頁:
http://ec.europa.eu/health/endocrine_disruptors/policy/index_en.htm
。
備註:預警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 )是指若有對環境產生嚴重或者不可逆轉的損害,即使缺乏完整的科學依據,也不應該當作是推遲、消極處理的理由;類似於防範於未然的概念。
歐盟環境荷爾蒙物質認列原則修改,將影響農藥使用 (Photo credit: Green Peace)
[1]
Criteria to identify endocrine disruptors for plant protection products;Criteria to identify endocrine disruptors for biocidal products。
上一則
回當期目錄
下一則
發行人:謝英士
主編:鄭佾展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訂閱
/
退訂
我要捐款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
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
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環報
環報兒童版
我要捐款
訂閱環報/環報兒童版
解除訂閱
瀏覽人數:
3879482
2025
環報第156期:環境與行政國家(下)
環報第155期:環境與行政國家(上)
環報第154期:法規範的描述、爭論以及鑑別
環報第153期:環境的預設,法律的錯設?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