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熱帶雨林,因你的消費而倒下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自1946年以來,每5到10年會進行一次全球性森林資源評估(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FRA),是目前了解世界森林資源相關資訊最完整與全面的研究報告 【1】。
2010年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森林僅略超過40億公頃,約佔全球土地面積的31%,相當於每人平均擁有約近0.6公頃的森林。但過去十年中,森林正以每年約1,300萬公頃這一驚人的速度持續遭到破壞。
雖然某些國家和地區,植樹造林和森林自然擴展已經使全球森林面積消失速度大為減緩,但全球森林每年仍以淨減少520萬公頃(相當於1.5個台灣本島面積)的速度消失,其中絕大部分是原始森林【2】。
原始森林約佔全球森林總面積的36%,全球陸地面積的11%。自2000年以來原始森林已經縮減4,000多萬公頃,10年間平均每年下降0.4%,每年減少約420萬公頃。其部分原因是森林砍伐,另一部分原因則是擇伐和其他人類活動(如農業土地需求)所造成。而原始森林當中,特別是熱帶雨林,是世界上某些物種最豐富的多元陸地生態系統,一但遭受破壞,對於地球環境的影響將相當深遠。
擁有全球原始森林面積80%以上的十個國家中【3】,2005年到2010年,大部分呈現減少趨勢,雖然已經比前2000年到2005年情況改善很多,但減少率仍超過1%以上。5年來原始森林減少率前5名分別是巴布亞新幾內亞(7.7%)、玻利維亞(2.6%)、巴西(2.4%)、秘魯(1.4%)與印尼(1.1%)。
一般認為,海洋與森林是地球上主要的碳匯,海洋每年可沉積20億噸的碳,森林每年可淨吸收約5億噸的碳。因此,森林在碳吸存的功能上扮演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森林的破壞不僅減少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同時因為儲存在樹木中的碳被排放到大氣中,還將增加溫室效應強度 【4】。
隨著全球生活消費所需使用紙張與木材家具的需求增加,原始森林遭到破壞的壓力陡增。保護原始森林乃是人類責無旁貸的重大使命,但在此同時,我們也必須坦然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人類社會現在或將來都不可能不利用森林。人類的文明讓我們在依存森林的同時,也知道保護森林的重要性。亦即盡量在不影響及破壞自然生態的情況下,將包括森林在內的各種資源做最有效的應用,這是人類的職責所在,也是未來世代的依歸。
舉例來說,根據林務局2011年委託研究報告指出,台灣一年各式林產品進口量高達383萬公噸【5】,相當於砍伐3萬600多公頃的森林,而其中有4成5以上來於東南亞地區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緬甸與越南)【6】。我們並不清楚這些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林木進口,是否符合永續山林的宗旨,是否有違法砍乏的疑慮。換言之,我們是否已經因為自己的需要卻忽略了我們的日常消費是否將間接導致其它國家森林,甚至是重要的熱帶雨林的消失。
參考資料與引用資料來源:
【1】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1。2010年森林資源評估。羅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2010森林資源評估所定義之原生林,本地構成的樹種的森林,而且沒有明顯的人類活動跡象而且生態系統未受到嚴重干擾。
【3】
2010年原生林面積最大的10個國家分別是巴西(35%)、俄羅斯聯邦(19%)、加拿大(12%)、美國(6%)、祕魯(4%)、印尼(3%)、玻利維亞(3%)、墨西哥(3%)、巴布亞新幾內亞(2%)與印度(1%)。
【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5。森林資源碳吸存資料庫建置初步成果。到訪時間:2011年8月22日: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8768。
【5】林產品種類包含針葉原木、闊葉原木、針葉製材、闊葉製材、合版、組合版、木片與木質燃料等。
【6】王義仲。2011。台灣進口木材來源與市場偏好(1/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辦理)計畫100-00-5-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