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最新消息 | 參與我們 | English
| | | |    
最新消息
【2018唐獎永續發展獎表彰兩位氣候變遷科學家】
2014年起每兩年舉辦的唐獎,今年為第三屆。四大獎項包括「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與「法治」。是少數關心永續、關心法治的國際獎項,與本會宗旨切合。

本屆永續發展獎得主有兩位,俱為奠定氣候變遷科學基礎的大氣科學家:

1.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

出生於印度的拉馬納森教授是第一個提出氟氯碳化合物(CFC)也屬於溫室氣體的學者。在1975年,拉馬納森教授的研究即指出鹵碳化合物,尤其是用在冷凍及製造的氟氯碳化合物不僅會影響大氣臭氧層,同時也會像二氧化碳一樣,對氣候系統產生衝擊。

其次,拉馬納森教授在1990年代的研究證實,空氣中的懸浮微粒與雲結合後,會形成「大氣褐色雲」,對全球暖化的影響僅次於二氧化碳,大氣褐雲與全球暖化的綜合作用,被科學家認為是導致過去五十年來喜馬拉雅冰川融冰的主因。

拉馬納森教授也在1985年推動了第一次「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對氣候系統衝擊的評估會議,呼籲甲烷、一氧化二氮及對流層臭氧等氣體對全球暖化的效應,和二氧化碳是同等的重要。

2. 詹姆士•漢森(James E. Hansen)

國際知名的全球暖化硏究專家漢森博士,在永續性的幾個領域都是開創者,1970年代,他參與建立了美國最早的兩個全球3D氣候模式中的GISS模式,也是首先探討分析水汽、雲量及地表反射度回饋等的交互作用改變時,對全球溫度會造成何種影響,並做了定量的解釋。他也是第一位整理出全球溫度的分佈,同時也是第一位分析出全球溫度變化超出了自然變化範圍,而提出有全球暖化趨勢的科學家。同時他也指出溫室效應氣體對氣候系統的影響,不僅是在現有的排放量,其累積的排放量,更是有深遠影響。

1988年,時任NASA哥達太空研究所所長的他,在電視轉播的美國國會公開聽證會上宣告「全球暖化已經發生了」,因為觀測的溫度上升幅度,已經超出了溫度自然變化的範圍。漢森博士在美國國會的証詞,成為讓世人更加瞭解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發佈時間: 2018/06/20
台北辦公室 TEL:(02)2321-1155 FAX:(02)2321-1120 E-MAIL:info.eqpf@msa.hinet.net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Copyright 2008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