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芬-環境生態

        十六世紀荷蘭人首次發現台灣時以「福爾摩沙」(寶島)來讚嘆台灣自然之美,然而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審視,台灣更是一個「寶島」。

        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所長李培芬老師,針對環境與生態-生物多樣性議題向學員們精闢地說明台灣生物多樣性的情況。李培芬老師說,台灣海洋生態系由於有黑潮、大陸沿岸流、季風流以及多樣的海底地貌所以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陸地生態系則包括高山寒原、針葉林、闊葉林等生態系,且因地理位置適中位在南北半球附近,是候鳥遷徙的中繼站,「世界上主要的生態系幾乎都可在台灣看到」,李培芬老師多次強調,「台灣真的是一個寶島」。

        而李老師以太平洋、印度洋交界的「珊瑚大三角」為例指出,該區共有600多種珊瑚,是地球上珊瑚多樣性最高的區域,生物多樣性帶來的觀光資源是支持當地居民最重要的經濟來源,而台灣有20多種特有的鳥類,也能發展觀光。完整的生態系才能提供健全的生態系服務,氣候變遷影響生物多樣性,就想想我們只有一種冰淇淋口味可以選擇時,生活的品質索然無趣,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最後的遭殃者還是人類,李培芬老師提出「世代正義」的觀點,強調我們這一代沒有權利把氣候變遷的結果留給下一代承受。

        李老師說,近年來,台灣蝴蝶與鳥類的分布逐漸往高海拔擴散,這代表的是什麼意義?這樣的現象,其實只是地球生態改變全景的一小塊圖像,從整體的變化程度與內容來看,趨勢更是令人擔憂。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氣候變遷、溫度升高,就是造成這場生態衝擊的主要原因。

        李老師指出,氣候變遷的生態衝擊包括物種分布、生物間關係(食物網)改變,生物往高海拔、高緯度移動,而且居住於濕冷棲地的陸域生物有滅絕危機,還有海水酸化導致海洋生物有滅絕之虞,環境自然資源供應的不確定性增高,此外,外來種入侵問題和分布擴張等等都造成生態系服務功能下降。

        李老師語重心長的說,氣候變遷在我們這一代還不是最嚴重的衝擊,數十年後將達到高峰,接下來是溫室未來世代,如果等到問題嚴重才處理,不符合世代正義,下一代所需付出的成本將會更高或無法挽救,我們不應選擇拖延,現在開始努力,才是比較合理的解決之道。


李老師講授生命多樣性對我們人類的重要


李老師為大家說明台灣因氣候變遷造成動物往高海拔遷徙

[回活動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