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欣誠-水與環境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葉欣誠老師說,水為生命之源,由於其特殊的化學性質,在自然環境與生物體內都是非常恆定的介質,有維持穩定的特性,這對於氣候調節與生理機制都有莫大的幫助。地球上的水覆蓋面積看起來很大,然而可取得的(accessible)、又可用的(useable)水相當有限。在適當的時候,能取得可使用的水才是水「資源」,水資源受到空間與時間的限制,易受到破壞,但亦可回復。

        葉老師進一步說明,2002年九月於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第二屆地球高峰會(Rio+10)之共識決議,人類在21世紀面臨有五大挑戰,水資源 (Water)、能源 (Energy)、健康 (Health)、農業 (Agriculture)及生物多樣性 (Biodiversity),其中水資源的問題包含了水權的分配還有汙染問題,這會影響國家之間的政經情勢。為使民眾意識水資源重要性,除良好的政策規畫,也可透過環境教育喚醒人們的環境覺知。

        老師補充說,環境教育目標分類的改變,教育的目的應在於訓練出能使地球永續的人,而不是適合於某職業屬性的人。不應以專業成就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標準。科學不能讓人類「管理地球」,對於大自然的敬畏與尊重才是正向態度。

        第二堂課葉欣誠老師為大家講授「水與生存權」,他表示,水與政經的關係密切,水會引起國家間的戰爭也會對國家的經濟體系運作帶來影響,課程中也看到葉老師分享各國對水的方式與治理態度,一條流經城市的河流,她可以是美麗也可能是汙濁的,葉老師說,各地的水會因為不同的自然環境以及不同的文化,因而有不同的樣貌。

        這世界的水總量是固定的,我們要去考慮每件產品的製程中所消耗的水,像是鹹海面積日益縮減,就是因周邊的棉花田大量的用水需要,如今已造成水資源枯竭。每一次的消費都須考量其背後的虛擬水量,再加上氣候變遷,水的時間與空間分布都在改變,這是全球性的問題,而台灣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300公升的水,其實20公升就可以滿足我們每天的需求,水是政治也是基本人權,而我們的態度決定我們未來可以使用的水量。


葉欣誠老師為大家上水與生存權課程


葉老師說明環境教育的目的

[回活動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