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64期:小林村國賠案的啟示

汪洋中的一滴水

計算自然的價值
一、「資本」概念的演進
 
拉丁詞語裡「capital」一詞來源於對動物的買賣及占有,「capitalis」則源於原始印歐語的「kaput」——意思是「頭」,一種在古代歐洲測量財富的方式。
 
1565年,匿名作者《論英國本土的公共福利》(A Discourse of the common weal of this realm of England ),是早期重商主義代表著作。該書主要觀點是致富就是積累金銀,用金銀可以從市場購買各種所需要的東西。
 
18世紀末,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認為,資本因節儉而增加,因浪費和錯誤運用而減少。因此資本具有儲備的特質,如果因為錯置而用來維持非生產性的項目(如豪奢的暴飲暴食、過度的軍事費用開銷),那麼將資本引入歧途的結果,便是全國的生產價值遭到減損。
 

二、自然資本概念出現
 
Paul Hawken 與 Amory & Hunter Lovins在1999年出版《自然資本主義》(In Natural Capitalism: Creating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一書,提出
「全球經濟是涵蓋於自然資源與生態系統服務中」的觀念。為了持續獲得自然環境帶來的利益,我們必須認識自然資本在經濟中的重要性。
 
根據「世界自然資本論壇」(world forum of natural capital)網站的解釋,自然資本可以定義為世界天然資產(natural assets)存量,包括地質(geology)、土壤、空氣、水和所有生物。
 
人類從這些自然資本中獲得了廣泛的服務,通常被稱為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使人類的生活成為可能。
 
最明顯的生態系統服務包括我們吃的食物,我們喝的水和我們使用的燃料,建築材料和藥用的植物原料。還有許多不太明顯的生態系統服務,如森林提供的穩定氣候、自然防洪,泥炭地
內上億噸碳存量昆蟲提供的作物授粉服務。更不可見的是文化生態系統服務,例如我們從野生動物和自然環境中獲得的無數靈感。
 

Q為什麼自然資本是一個問題?
 
在金融資本概念下,當我們過度花費時,就會發生債務。自然資本也是一樣,當我們從自然環境中奪取太多庫存資源時,也會出現一筆需要償還的債務,例如重新清理森林,或者在抽水之後讓含水層自給自足。如果持續不斷減少自然資本,而不讓自然恢復,我們將面臨地方、區域甚至全球生態系統崩潰的風險。
 

Q自然資本在財務上是否真的有價值?
 
自然是無價的,但並不表示自然沒有價值。
例如,美國加州行道樹提供大氣調節和防洪功能,每年創造價值10億美元的生態系統服務;墨西哥的紅樹林每年阻擋從海上侵襲而來的風暴支持漁業和生態旅的效用,生態服務價值高達700億美元。
 
三、應用案例--英國自然資本委員會
 
自然資本委員會(Natural Capital Committee, NCC)是英國政府在2012年成立的一個獨立機構,最初為期三年,就如何重視自然和確保英國「自然財產」(natural wealth)得到有效和永續的管理提供建議。這些建議的主要目的是要建立為期25年的長期計畫,以達成
「在一代人期間改善環境」的目標。
 
在第一任期間,自然資本委員會向政府提交了三份關於「自然資本狀況」(State of Natural Capital)的報告。呼籲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將國家的自然資產(也稱為自然資本)納入國家審計主流。並與統計局以及環境、糧食及農村事務部(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合作,嘗試將自然資本納入國家賬戶。第二任委員會於2016年組成,任期到2020年止。
 

根據開發的計算方式,最新的英國國家統計局估計顯示:
  • 2007年以來,抽取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天然氣和礦產)的價值已經下降,從1890億英鎊下降到230億英鎊;
  • 農業生產利潤的16%可歸因於自然資本提供的服務;
  • 37%的公共供水和84%的魚類生產可歸因於自然資本;
  • 在總體資產方面,英國自然資本的部分估計估值已從2007年的6640億英鎊下降到2014年的4970億英鎊。主要是因為石油和天然氣的資產價值下降(反映了其市場價格走勢),以及娛樂服務價值降低。
*目前英國自然資本賬本仍在研發階段,上述自然資本的總體價值只能視為最低價值,包括野生動植物、再生能源、淨化水汙染能力、水土保持能力等生態價值均計算在內。

值得注意的是,委員會也建議「25年環境政策」要與英國氣候變遷委員會(Climate Change Committee)的減碳計畫相互配合;反之,脫碳政策也應考慮到對其他環境目標的影響。
 

四、為什麼我們要關心自然的價值

 
去年4月,雲林縣古坑鄉約有一公頃的蛇皇洞林地,無預警遭人濫伐,高十幾公尺的福州杉及油桐全部消失,竟被夷為平地。
 
國產署署長莊翠雲在備詢時也表示,民事部分將提出請求損害賠償、回復原狀。
 
惟事後國產署向濫伐者求償時(雲林地方法院105,重訴,22),竟以「林木的市價計算」。亦即,僅將一公頃的森林視為「木材」,而忽視這片森林還「活著」的時候,原可提供的生態價值:
 
環報過去在「一棵樹的價值」一文中,曾運用本會開發的「樹計算器」計算這片林地的碳吸存、淨化空氣、涵養地下水、調節雨水、保護土壤、增加地力等環境效益,每棵樹一年的環境效益為35,806元,而福州杉壽命500年,在「通常情形」下,活20年不是問題,加上木材價值8,000元,以及樹木本身固碳954公斤,價值6,997元,合計總價值約為73萬元,高出材積市價90餘倍,這個數字還不包括樹林的遊憩及教育價值。
 
因此,單純用材積來計算損害,國有財產署著實低估國家財產。
 
此外,國產署針對水土保持的損害,也請求賠償其後續20年撫育造林費用1,376, 565元,但卻遭法院駁回,理由是「觀諸現場照片未見有水土流失之情形」。
 
這項判決缺乏環境意識,因為盜伐者並未將樹木連根拔起,短期內根還在留在地下,自然可以維持一定的水土保持效果,但長期而言,一株死亡的樹木,水土保持能力當然會逐漸喪失,怎可以「未見水土流失」為由,即判定沒有損害?
 
從這起案例來看,
為「自然標價」雖然困難,但確實有其必要性,以避免政府過度低估自然的價值。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高思齊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