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34期:給生物多樣性公約多一些關注

環品觀點

給生物多樣性公約多一些關注

《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第十二次締約國大會9月29日在韓國江原道平昌開幕,來自194個國家的代表團、國際機構、非政府組織(NGO)、跨國企業代表等兩萬餘人參加此一兩年一度大會。

本次大會主題是「生物多樣性的永續發展」,會議將回顧《2011-2020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和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落實情況,重點討論將生物多樣性相關目標列入2015年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以及針對10月12日生效的《名古屋議定書》制定具體落實方案等。

相較於國外媒體大篇幅報導,國內對此會議的關注微乎其微,完全忽略了專注於討論永續發展基石,建全生態系統所必須的生物多樣性議題專門會議。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脫離不了地球上的生物資源,更直接地說,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確保,是保有當代與下一代福祉最重要的資產。在這樣的體認下,1980年代開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便組成專家小組,就生物多樣性是否應該成立公約加以保障進行研究,乃於1992年催生多樣性公約。

多樣性公約欲以生物多樣性之保育,確保生物資源產品的永續使用,並保證基因資源的利益被公正平等的分享。1993年生效至今,有194個國家成為締約國,為全球最多國家簽署的公約之一。

公約生效後陸續通過,(1)卡塔赫?生物安全議定書(The 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logical Safety,此議定書於2003年9月11日生效)、(2)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關於賠償責任和救濟的名古屋?吉隆坡補充議定書(Nagoya - Kuala Lumpur Supplementary Protocol on Liability and Redress to the 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safety,此議定書尚未生效)、及(3)生物多樣性關於獲取遺傳資源和公平公正的效益分享的名古屋議定書(The Nagoya Protocol on Access to Genetic Resources and the Fair and Equitable Sharing of Benefits Arising from their Utilization to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2014年10月12日生效)等三個議定書。

除上述實定法的制定外,兩年一次的締約國大會並持續推動、製作生物多樣性與旅遊、原住民、外來物種、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衝擊評估及生態系統途徑(The Ecosystem Approach)等議題的指導文件,以引導各國實現公約之目的。

於日本名古屋舉辦的第十屆締約國大會更通過《2011-2020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和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以「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主軸,希望透過建立國家級區域性目標並連結公約規定與大會決議,增進公約的有效實踐。

戰略計劃所採取的行動包括:

  1. 發起行動找出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根本原因,並採取行動,如改變生產及消費模式;

  2. 採取行動以減輕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之壓力;

  3. 持續行動已恢復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之服務;

  4. 努力維持生態系統對人類之服務,並確保永續利用可能;

  5. 建置輔助機制包括能力建設、知識資訊分享、資金協助及其他幫助,如讓公約機構更有效的執行審查,並提供締約國必要的支持和指導。

戰略計劃企圖規劃一個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願景,在2050年之前,將地球塑造成一個生物多樣性受重視、保護、恢復及合理利用的地方,維持生態系統的服務,使全體人類能共享惠益。

要達到這樣的願景並不簡單,須要有具體、可量測、可執行的分項方針被提出,而愛知目標的5大策略和20項標題目標就扮演這樣角色。本次會議重點,亦放於此,頗有期中驗收戰略計劃成果的味道。



透過線上轉播,掌握第一手資訊

本次締約國大會是《名古屋議定書》生效後首次召開的大會,預計不同利益國家之間的爭論會很激烈。但做為野心勃勃的主辦方韓國,會前早就積極布局,挖掘可主導討論的議題,企圖讓平昌留下美名。

據報導指出,預計本次大會將以《江原宣言》的形式匯總高級別會議的討論結果,大會還將通過《平昌路線圖》,其中包括為實現生物多樣性目標需採取的各項措施。

大會官方文件指出,本此次會議將討論32小項,包括,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第四版;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策略計畫暨愛知目標之發展與行動;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策略計畫實踐、能力建構、科技與技術合作與其他落實策略計劃輔助倡議的期中審查;資源調動、財務機制、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性別主流考量等議題。

另外,大會也將就多樣性本身所衍伸之獲取與利益分享、第八條J項及相關條款、賠償責任與救濟、海洋及沿海之生物多樣性、外來種入侵、全球植物保育策略、新興的合成生物學、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生態系統之養護與修復、食用森林獵物和永續野生生物管理、生質燃料與生物多樣性、國際合作等議題進行討論。

本會成立宗旨之一就是提升環境品質,留給下一代美好健康之生活環境,要達成這樣的目標,積極建立並維護有利生物多樣性的政策與法律是必要的,這也是公約的一大重點。身為多樣性公約的觀察員,本會將組團前往韓國,持續關注會議發展與討論,望能成為協助台灣生物多樣性工作推動的一股力量。

長達18天的會議期間,將分別舉行第七次生物安全性議定書會議、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第一次《名古屋議定書》會議以及高級別會議,有興趣的朋友可透過「線上轉播」,一窺大會談判內容。

對於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環報第24期,環品札記:跟著APP認識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瞭解更多資訊。


大會主辦方非常用心的製作綠色會議手冊,提醒與會者言行一致


[1]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取代2015年即將到期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作為下一階段全球性發展的議程目標。有別於MDGs關注焦點在於低收入國家,SDGs內涵,除了仍正視終結赤貧外,重點將放在包容性的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環境永續發展以及和平與安全。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鄭佾展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