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22期:種樹與氣候調適

環品觀點

種樹與氣候調適

9月13日本會完成「台灣綠帶、肯亞種樹去」的活動,與10位以大學森林系為主的志工從肯亞種樹回到台灣。回到台灣後引起本會關注的不只是震驚國際的肯亞首都奈洛比商場的恐怖攻擊事件,而是一則不太引人注目的台灣「樹癌」新聞報導。

報導指出,台灣的行道樹因種植距離太短、太窄,植穴太小又排水不良,容易生病,且一棵樹染上褐根病,透過根系傳播,使得整排行道樹都染病。對比肯亞當地社區為因應氣候變遷而採取一種所謂的「Mully model」的氣候調適植樹策略,台灣的森林治理及種樹政策,顯得僵化而有值得檢討、改進之處。怎麼說呢?

「Mully model」的種樹策略是肯亞的穆利兒童之家(Mully Children’s Family)創辦人Mully先生所發明,穆利兒童之家位於距離肯亞首都奈洛比約3小時車程的山區,屬於乾旱地區,這裡的雨水不多,土壤貧瘠,他們為了生計、為了經濟、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決定種樹,但當地天候條件惡劣,為了提高樹苗存活率,當地的種樹方式不同於台灣只挖掘可容納苗木約10公分左右黑色塑膠袋的植穴,而是挖掘一個長、寬及深各75公分、幾乎可以容納一個人的大洞,將高約10公分與台灣造林大小相當的樹苗植入,再將二分之一的土壤回填,且回填的土壤是從沒挖的土地表層灰黑色較有養份的土壤,而預留二分之一空間的目的是為了蓄積雨水,這是因應肯亞東部乾旱氣候的獨特種樹策略,結果證實不但苗木存活率提高,且長得更高、更好。

全球暖化幾乎超過95%是人為造成,在減緩的同時,調適顯得更為重要,因為,調適與每個人更息息相關,且充滿綠色改良的機會。氣候變遷調適(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指的是為因應實際或預期的氣候衝擊或其影響,而在自然或人類系統所做的調整,以減輕危害或發展有利的機會,調適的目的在於降低系統脆弱度(vulnerability)。「Mully model」可說是氣候乾旱的肯亞社區因應氣候變遷的一個成功的調適案例。

肯亞另一個氣候調適的種樹策略是,當地農田以50公尺長、50公尺寬為一區,分區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在每塊區域的農地間,則種植二排大約間隔2公尺的樹木區隔開來,這樣做的主要作用有三個,一是樹木有防風作用,可防止大風將農作物吹走,或是將作物吹到相臨的其他農地;二是可防止水患時將作物沖走;三是樹木長成後本身就可提供柴木,而樹幹則可砍伐做為木材使用。

根據世界農林會議(World Agroforestry Congress)的研究報告,非洲的金合歡(?Faidherbia)的樹葉會在雨季時休眠,在乾季時生長,它不會在雨季時與農作物競爭水份,同時它的根系會把空氣中的氮轉移到土壤中,為養份耗竭的土壤補充有機營養成分,進而增加糧食作物的產量,在非洲馬拉威金合歡與玉米混合種植的產量是僅種植玉米的2.8倍,在尚比亞則是每公頃產量4.1噸比1.3噸。這項金合歡與玉米的農林混植農法目前已是肯亞政府、環保專家及農業專家共同一致推廣,因應氣候變遷造成大規模飢荒時的調適做法。金合歡與玉米的農林混植農法不但可以提高產量,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更認為它的碳封存潛力遠大於其他用途[1]。

對照肯亞因應氣候變遷採取的不同的種樹調適策略,台灣的種樹政策與方法所反應出來的森林治理與種樹政策制訂則顯得太過一成不變。種樹是森林治理的根本,從頂端的政策制訂,例如要不要種?為什麼要種?應該怎麼種?什麼時候種?到底端的執行,也就是誰種?用什麼方法種?效果如何?均無法迅速反應氣候變遷時代的需求,森林治理思維相對保守而缺乏積極作為。

台灣森林約占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六十,覆蓋率不可謂不高,但台灣屬於氣候脆弱的地區,一旦颱風或其他災害發生,森林很容易受到影響、甚至遭受不可逆的破壞。因此,如何因應這樣的「氣候脆弱」特性,發展出一套「森林調適」的策略,可說是極具挑戰且刻不容緩的工作,但事實上,目前台灣的森林治理與氣候相關政策尚未就此有所回應,頗令人擔憂。

就種樹政策來說,台灣採取中央集權方式,由林務局統管整體森林經營管理與種樹策略,地方、民間或社區鮮少依照其特性發展自己的種樹策略。以高達近2.5萬公頃的崩塌地造林或近6萬公頃的一般平地造林為例,不分區域氣候、地理、人文等特性,只根據海拔高度不同由中央決定種植不同的樹種或者以透明度明顯不足的方式決定種植的樹種以及相應的驗收等,並沒有因地制宜採取不同的種植策略,也很少打開「合作」的窗戶,讓民眾參與其中,導致整體種樹生態偏工程、重數字,卻缺乏可長可久的願景,社區參與甚低,民眾認知與支持度欠佳。政府每年雖然都有植樹節種樹活動,但活動一結束,好像就沒下文了。沒有人真正關心這麼多政府提供的樹苗到底種到哪裡?怎麼種?成效如何?這樣的森林治理「生態」與「方法」,已經不足以符合下個世代的需求,亟待改變。?

此次「台灣綠帶-肯亞種樹去」志工行,本會特地拜會了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賽伊女士(Wangari Maathai)創立的肯亞綠帶運動(Green Belt Movement)組織,從該組織的介紹中發現,目前肯亞政府採取分權的森林治理策略,鼓勵多元的種樹團體參與,不再僅由中央集權、無效率的管理。此外,該組織已從以往由社區、婦女負責植樹工作,將重點轉移放在「集水區」(watershed)種樹,種樹的策略已由馬賽伊女士最初提供婦女生計轉變成集水區的環境保護,這也是肯亞政府及林業部門大力推行的政策。

足證森林的治理必須根據現實的情況加以調整,由政府帶頭可說是名正言順,且順理成章。從中央到地方、從生計到環境,都可以看到肯亞森林治理與氣候調適的發展軌跡。台灣呢?

由於森林所屬土地的歸屬多為政府,在研擬氣候變遷的森林調適政策上,政府及政府單位的角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美國的農業部林務局制定了「因應氣候變遷的策略架構」(Strategic Framework for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及「因應氣候變遷的國家路徑圖」(National Roadmap for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加拿大林業部門的「加拿大跨政府森林首長會議」(theintergovernmental Canadian Council of Forest Ministers;CCFM)也制定了「適應氣候變遷的永續森林管理」政策(Adapting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to Climate Change),都可看出各國政府林業部門的努力。當各國都在強調森林治理的重要,以有效因應氣候變遷、發展綠色經濟的同時,台灣卻仍受行政侷限,管理思維僵化,整個森林決策可說如同「黑盒子」一般,外人根本無法窺其堂奧,這樣的情況對台灣長遠發展本身是不利的,只是它的影響不容易被看見。

本會曾多次主張儘速修訂從86年開始就未曾變動過的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納入氣候變遷作為森林經營管理的基礎,從種樹政策的擬訂到實際種樹方法的執行,都能針對森林脆弱性與適切的分權、分區管理策略併用,融入在地特性與民眾參與,鼓勵多元種樹團體的投入,以及不同的績效評估,逐漸打破中央集權式的、保守有餘開創不足的森林管理模式,承認中央主導的森林管理模式已有不足,針對氣候變遷的衝擊,重新擬定合宜的種樹政策與執行方法,打造屬於台灣的森林調適綱領與作為,如此必可成為台灣的亮點,也可為未來子孫做出正面且積極的貢獻。

茂密的森林
圖片來源:PIXABAY
(http://pixabay.com/en/jungle-rainforest-woods-sunray-396510/)


保護樹苗
圖片來源:PIXABAY
(http://pixabay.com/en/hand-tree-plant-life-root-grow-296569/)

樹苗不只是生長為一片森林,更是臺灣與肯亞之間,對自然與彼此間愛的見證。
ARTIST:枋玟宇


[1]?UNEP News Center (2009) Wonder tree could be one answer to food scarcity in Africa.http://www.unep.org/Documents.Multilingual/Default.asp?DocumentID=594&ArticleID=6290&l=en&t=long

[2]?Wellstead, A. M., M. Howlett, and J. Rayner. 2013. The neglect of governance in forest secto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and “black box” problems i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lanning.?Ecology and Society?18(3): 23.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鄭佾展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