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102期:環境與法律的關係與拼圖

狐狸與刺蝟專欄

原住民與氣候變遷
隱藏的與彰顯的、過去的與未來的、韌性與基建、歷史與壓迫交織、記憶與傳統知識、殖民、資本、工業化、城市化,談到氣候變遷與原住民,這些組別與名詞竟然立刻映入腦海。

特殊的經驗超越理性的學科研究、激進的環境訴求、政治的無動於衷或攪動。所有這些「感悟」,都要放在「氣候變遷」這個新的視野,才能有新的實踐機會。

要討論原住民與氣候變遷的關係,不能繞過人類世的現實,也不能忽略殖民主義下的原住民環境變遷的歷史;觸及氣候調適與韌性,就不能略過原住民的傳統生態知識,那個足以凝聚原住民社群、推進氣候行動的核心;原住民在殖民、資本、工業、城市的數波衝擊下,要以氣候角度總其成,找出一條屬於原住民在氣候時代的新路徑。

沒有氣候眼光的引導,原住民的發展路徑會受到侷限,佇足在傳統,失去更多想像之餘地。

沒有人比原住民更深刻的領受不同殖民的多重衝擊。為了拓展利益,在領土之外掠奪土地、礦產、勞動、原物料,是近代殖民的標誌,原住民首當其衝,飽受侵擾。殖民掠奪的手段可能是軍事、奴隸、墾殖或其他。從主權的角度,利益受損的原住民,其主權從未喪失,儘管只是殘存。資本、經濟、勞務等金錢利益改變了原住民的價值結構,無可逆反。從氣候的角度,碳洩漏的經濟模式,例如砍伐與採礦,正是施加在原住民土地上的氣候不正義,其引致的環境快速變遷干擾了原住民的生存環境,影響可謂是全面且深遠的。

上述殖民、資本、工業、城市的疊加衝擊,為原住民帶來持續不斷的影響,原住民賴以生存的環境變化太快,導致無法適應,包括文化、健康、經濟、自決等。以台灣原住民為例,在原保地與傳統領域內的土地,既蘊藏過往侵奪濫用的不堪歷史,也潛藏重新形塑原住民地位的契機,那就是『碳』視野下的原住民土地利用與管理模式在台灣的既有經濟模式下所應取得的地位。

在氣候變遷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下,原住民應該重新取得一種「歷史定位」,也就是為台灣守住的「氣候利益」,而這樣的定位是屬於原住民尋求轉型正義過程不可或缺的內核,不僅可以結算歷史遺留的碳資產,也可以為台灣的碳未來做出重要貢獻。兩相交叉,就成為法治要落實的一環。簡言之,原住民的「氣候聲音」還沒有像原住民的天籟美音在台灣響起。我們需要聽到這樣的聲音!在再生能源進一步影響政治的此刻,原住民的氣候利益更要被突顯,以修補長久的氣候不正義,而這道溝渠有賴有識之士共同努力加以填補。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高思齊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