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87期:全球環境法治第一次報告

法律可以讓環境更好

由綠色創新推升循環經濟價值--消費者的認同及顧慮:一個非典型思考(下)
第三章 科技創新-監測與辨識

一、思考循環經濟所追求的科技

如前所述,循環經濟是永續經濟,永續經濟亦是消費者最終追尋的優質目標;要邁向循環經濟,無論是減量化、再使用、及再循環都需要科技的支撐。但探討科技之前,很重要的是要先對於科技協助達成之目的,經濟理論之轉變,有正確的理解。

過去新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工業社會不會耗盡所需資源,主要原因有兩個:(1)資源稀缺的價格上漲,將導致更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2)同樣上漲的價格將刺激創新,從而停止對於稀缺資源的需求,或找到蘊藏量更豐富的替代品。但隨著科技能力的進步,對世界認識越深,這兩點都受到挑戰。

首先,是否可持續、更有效的利用資源,效率是否會到達極限?

事實上,構成經濟基礎的是物理和生物系統,效率背後仍然受到物理規律與生物的拘束。生物系統方面,即使作物雜交、基因轉殖技術(GMO)不斷進步,稻米產量不斷提升,但是要達到三倍、五倍、十倍產量時,就不是那麼簡單。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就曾指出,把玉米的4碳基因轉到3碳水稻上,光合效率可提高20-30%,但這個難度非常大,全世界都在進行,但進展不大。

同樣的,能源系統方面,看似無窮無盡的太陽能,能量轉換效率無法到達百分之百,因為這與熱力學第二定律抵觸,目前一般商用太陽能板能量轉換效率更只有15-20%。 

1824 年法國工程師尼古拉.卡諾(Nicolas Léonard Sadi Carnot)推導的「卡諾定理」指出,即使是一個設計最最理想的熱機,它把熱能轉化成機械能的效率必定低於100%,除非高溫熱源溫度無限大,或低溫熱源比絕對零度還低,而這兩者都無法達到,這就是物理規律的拘束。因此,效率雖然可隨著研究投入量能而增加,但最終必然面臨瓶頸。

其次,上漲價格刺激創新,有更多人投入研究是否代表著更豐富的替代品必然產生。這樣想法背後,忽略了一個事實,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一個封閉系統,如果在替代品產生之前,資源已被耗盡,這樣的風險我們能夠承擔嗎?

過度依賴、相信科技最終會帶來解決方案,落入了道德風險(Moral Hazard)之中。最有名的例子是保險,簽訂保險後,保險人行為上可能產生改變。例如,一個人購買車險後,駕駛或停車時會比沒有保險的人更容易大意而發生意外。

因此我們認為,循環經濟所要追求的科技,追求的科技創新,不能只專注在效率、再使用、再循環科技探討上,避免產生科技萬能的錯覺,需要正面思考成長是否有極限,面對極限所需的科技能力為何。

真實世界的供需原則,要考量地球的承載能力。無止境的生產,每個人都過著美好生活的想像,已受到挑戰。

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為首的科學家們,發展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評估系統,透過計算支持生命所需的生產土地與水源面積,衡量人類對生態系與自然資源需求,比較消耗與地球生態涵容(再生)能力。生態足跡以全球公頃表示(gha),2016年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需要1.6個地球才能承載人類所需,目前資源消費方式已超過地球負荷,傳統經濟思維必須改變。

二、循環經濟所需的科技能力

這是一個正在劣化(degrade)的世界,肇因於對地球系統的不了解,過度評價地球供給能力。要從根本解決問題,需要科技,協助我們更進一步認識這個世界,特別是(自然)資源存量監測、物質流管理科技。

許多科學家已開始思考,地球各類(自然)資源存量為何,甚至進一步探討,是否有不可跨越的紅線,地球邊界存在。例如2007年成立,致力於尋找環境永續發展與經濟開發紅線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環境學院暨回復力研究中心(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and 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執行長約翰·勞克司創(Johan Rockstrom) 所發展的「地球邊界框架」(The Planetary Boundaries framework)理論。

地球邊界框架研究,綜合氣候變遷、海水酸化、平流層臭氧耗竭、生地化循環(氮、磷)、全球淡水使用、土地使用改變、生物多樣性喪失、大氣氣溶膠負載與化學汙染等9大面向研究領域之現有成果,試圖量化各環境關鍵領域之現況與界限,讓討論聚焦於如何讓地球環境處於一「安全範圍」內,並持續運行。例如生地化循環部分,已嘗試推估氮、磷於地球總存量,以及流量變化。

掌握大尺度,全球範疇的資源邊界後,則是進一步思考國家層級邊界與物質流動,以便確實評估該項資源稀缺程度,納入循環經濟範疇之必要。

例如,我國已開始建立之永續物料管理制度(SMM),參考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國外物質流帳與延伸投入產出模型,著手建立整體資源循環資料庫。SMM以 68 部門、4 大類物質、現行廢棄物種類與廢棄物處理方式等進行帳表架構建置,初步掌握國內開採使用物質、進口物質,物質消費與循環利用等概況;環保署並依據研究成果,對外公開「國家層級物質流指標」資訊。

此外,由於環境資源許多具有公共財特性,國家掌握、影響大多數能資源,例如礦業法、森林法、水利法均敘明,相關資源屬國有,因此在打造循環經濟、確定邊界的過程,國家應該承擔「調控動脈血液成分」的責任。

我們認為科技創新重點,要放在監測、確認外層(自然)資源存量邊界,以及內層國家物質流向。但很可惜我們在探討循環經濟時,至多注意到內層國家物質流向,外層環境邊界概念,罕有討論。政府單位也不曾就整體環境資源狀況進行彙整,更遑論支持相關科技發展。科技部成立宗旨及為規劃國家科技發展政策,推動全國科技發展,應該要更具有方向性的盤點、支持上述科技研發,建構循環經濟發展的基石。

三、協助,探索、掌握資源使用與邊界

要如何知道重要資源是否足夠,被妥善利用。以淡水資源為例,衛星遙測技術可運用於地表水、地下水,甚至土壤含水量等分析。地下水探測可對岩性、地質構造及各種地形地貌進行含水特性調查,如對沖積層、古河道影像判釋,或對孔隙及裂隙水解釋等;利用不同季時相的遙測影像也可調查地下水補注區、溢出區或泉水的出露點。多種技術應用,有助推估現有資源存量與變化情形。

掌握環境邊界後,如何有效應用,提高循環可能性,科技也扮演重要角色。譬如,透過智慧水網,減少無計費水量、漏水、盜水、改善客戶服務與節能管控等。

又譬如,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術應用中,可以透過漁船監測器回報行徑動線、油耗,甚至網具使用等資訊,用於推估漁獲資源變化情況;在陸地則可透過農作機具、林業採伐機具上的監測器,了解開發、採收範圍,作為輔助衛星遙測判釋土地資源變化等工具,協助掌握資源使用狀況。

四、科技創新對消費者的意義

最後回到消費者層面,科技可以協助提高效率與創新、協助公眾辨識,更容易接受循環經濟所帶來的改變與惠益。

譬如,2015年丹麥中央銀行決定停止印刷紙幣與硬幣,宣布2016年1月起,進行無紙鈔交易,推動全國數位付款,只在醫院、藥房和郵局等機構保留現金服務。對於營運者而言,透過電子支付技術,可減少紙幣發行流通成本(資源),降低中小企業、零售業營運成本;對於消費者而言,新的科技讓生活更為便利,營運商降低成本一可能回饋到消費者身上;電子交易收集更多的資訊,也有助於生產者精確掌握消費者偏好與市場動態,避免過度製造與浪費。

又譬如商品設計與維修,循環經濟不只強調回收,再使用與維修也是重要一環。但消費者如何能夠知道,商品毀損程度與維修難易度呢? 訊息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與物聯網科技可幫上許多忙。

過去消費者無法快速得知商品維修狀況,冗長等待往往令人失去耐心。但今日,越來越多企業可即時提供線上維修進度查詢,維修數據也可回饋到料件管理讓高效率服務變的普遍;移動技術進步也促使著消費者行為改變,像是手機應用軟體允許用戶從他們的手機上傳,然後轉售,給予,分享或回收他們擁有的任何物品,也讓維修權下放,不只限於依靠「原廠」服務。

現在更有廠商發展預知維修保養服務(機械故障預測),打破傳統例行維護、事後修復的售後服務模式,於產品機械上加裝感應器,透過物聯網回傳錯誤訊息,防患於未然。目前雖然多應用於工業生產上,但隨著技術成熟與普及,家用市場終將引入類似模式。

訊息與通訊技術發展,加速著商品資訊透明化,過去很難得知商品細部資訊,但隨著雲端履歷、QR Code、各式環境資源使用標章等逐漸普及,民眾可以輕易的了解該商品整體狀況,而這樣的改變有利於循環經濟推動,可充分揭露商品資訊、協助消費者辨識的科技,也應當被盤點、被鼓勵研發。

第四章 政策創新-循環城市

目前全世界有76億人,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按照聯合國的預估,2050年之前全世界高達98億人,而其中75%的人口會居住佔地表不到3%的城市中,全球大部分的消費活動、產品交易與流動、廢棄物產生都是在城市中發生。城市創造的經濟產值也非常可觀,全球85%的GDP是由城市所創造。顯示城市在永續發展的進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城市的治理不可能迴避其環境、經濟與社會責任。

將循環經濟結合城市治理,目前還是一個非常新穎的概念。相對於許多考慮環境改善的城市聯盟,如有91個會員的C40聯盟、或超過1000個地方政府的地方政府環境行動理事會(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 ICLEI),循環城市確實是21世紀城市治理的新名詞。目前以循環經濟為主的跨國城市聯盟僅Ellen MacArthur基金會創建的Circular Cities Network,截至今只有12個城市獲邀進入成員名單。

近年來,超級城市的治理,早已跳脫傳統中央分權下執行者的角色,而展現自治、創新的治理面貌。以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為借鏡,許多前驅城市已經投入高額預算進行預防與整治,單2015年度,紐約投入1624百萬英鎊、倫敦將近1000萬英鎊、巴黎和北京投入900百萬英鎊左右的氣候調適經費。面對資源枯竭,城市不可能不受影響,也需要積極因應、導入循環經濟的消費與生產思維。

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政策創新,如何管理城市有限的資源、容納度、以及生活的品質,是循環城市的主要挑戰。
那麼一個循環城市的樣貌為何?是否可以找出循環城市的政策推動共性?

法國臚列十個循環經濟的推動項目,重視各項目自1990年代以來整體發展曲線,藉以評估國家的治理是否朝著更零廢棄、永續消費與生產的方向。

表、法國循環經濟重點指標
指標 期待趨勢
人均國內材料消耗量 減少
資源生產力 (每單位資源創造的價值) 增加
生態標籤、與循環經濟有關的商品數量 增加
工業生態及陸地生態計畫數 增加
共享車輛使用率 增加
食物廢棄量 減少
家戶用品維修量 增加
廢棄物掩埋量 減少
回收料使用率 增加
循環經濟就業人口 增加
由作者製表,資料來源:法國環境、能源與海洋資源部
 
 
儘管有法國等國家作為先驅,在現行的國家和城市發展脈絡中,嘗試為循環經濟開一條路,甚至由Ellen MacArthur 基金會開發的許多城市循環經濟工具包希望協助城市導入循環經濟的模式。然而城市的發展太多元,少有共性,在過早階段導入特定的指標模式,未必能夠讓城市擁有更接地氣的循環發展途徑。

循環城市作為一個城市的創新政策,在基礎規劃必要投入教育的過程,推動民眾的永續與循環經濟教育,並且從城市對建築、河川與道路的治理政策,導入創新的政策、形成循環的體質。

人、建築、河川、道路是現代城市中最重要的四個要素,以下將分別論述這四項組成要素在循環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導入創新的政策、形成循環的體質。

一、人

人是城市最重要的組成,滿足人的生命安全、財產與保障,是城市發展的主流方向。人是資源消耗者,也是產生廢棄物者;而在民主體制中,人更是政策的影響者,是選民,也可能是政策執行者(公務員)。

人在循環城市的概念所扮演的角色,與民主制度息息相關,民主是我們的價值,如果能夠主張每個人都有知識、非常願意參與、願意合作,每個人都能夠真正變成一個力量,影響我們選出來的民意代表、影響我們選出來的總統等等,進而影響決策。

人在消費上可以有選擇,選擇循環友善的產品,抑止食物浪費、甚至減少廢棄物和垃圾的產量。也能自發地透過投票與監督來決定政策的方向。如果我們不具備循環觀念,有很多政策和理想是難以落實的。不管是從法規端有新的思考,或者是接受新的技術,恐怕連個人要接受循環經濟的方向都很困難。

因此城市裡的人具備這樣的循環觀念非常重要,人是循環城市最高的價值存在。
 
二、建築

從中央命令到地方自治條例,無不對建築有層層規範,建築是人們安身立命之所,高密度的建築群落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建築除了創造城市空間的功能外,還需要具備永續觀,就是要從「利己到利他」,不能以鄰為壑,不能將廢棄物或是淹水等災情轉嫁到鄰近區域中,而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以建築的保水與排水規定為例,現在越來越多的相關規定,如營建署建築技術規則規定建築的保水能力,基地保水指標基準值λc至少要達到0.5,透過這樣的政策創新,使建築在防洪上不僅利己也可以有利於周遭的環境整體。在新北市則要求所有的開發案,保水基準值必須達到0.8。

除了保水調節之外,高樓建築還有避難功能。例如在基隆河洪氾區土地使用管制辦法中,規定蓋房子須提供一項證明文件,二樓的居民須同意當水災發生時,一樓居民可無償使用二樓居住空間避難。此種規定,在傳統財產權的觀念中是不存在的,都是城市建築在面臨外部環境壓力時,所發展出的創新政策。而循環經濟的推動勢必也需要依循不同的創新法規,來逐步引導和規範建築是朝向循環及永續的發展。

三、河川

城市中的水資源是珍貴的,提供綜合效果,包含生態棲地、飲用水、調節氣候、降溫、景觀休閒等功能,但由於河川的無常,也可能氾濫損及市民的財產。

語焉不詳、沒有具體政策作為的《流域綜合治理特別條例》、以及甫通過的2,500億前瞻計畫治水預算,治水顯然是重本治理,但支出高額的納稅錢,築堤或截彎取直的傳統治水邏輯,反讓珍貴的水資源快速通過城市,河川能夠發揮的多重功能,只能透過外部資源來取代,造成城市中對自然資源治理的浪費。

事實上在《水利法》中第65條、78條和83條,皆明訂河川洪氾時的必要作為。(例如:主管機關為減輕洪水災害,得就水道洪水泛濫所及之土地,分區限制其使用。)然而法條實際被貫徹的程度極低。水利署依據上述條文公告洪害地區只有兩個,基隆河與淡水河,但台灣有上百條河川,其他河川照樣淹水但遲未公告。

當涉及到城市中的自然資源管理時,河川治理提供很好的案例,一個永續、循環的城市,對自然資源的管理應導入「Inact」(不作為)的觀念,迴避開發且不作為經常是必要的方法,讓自然資源在城市中有空間留下,才能發揮其多重效益,這當中當然包括了可以對循環經濟計算自然邊界、靈活運用的重要資源。讓自然資源為城市所用,更永續的方式。

四、道路

道路是循環的動靜脈。如果說建築是城市的肉身,道路就是城市的血脈。

道路佔城市面積的很大一部分,例如台北市道路總面積為2,256.5萬平方公尺,佔全市面積的8%。城市的道路除了承載交通以外,是否還可以有排水、儲水的功能,甚至是城市降溫、減碳和材質的回收利用等多元功能?

大家都知道,路面下埋有電信、電力、天然氣、下水道、自來水管線,承載十幾種不同功能,這些都不是公眾通行之用,所以道路早已不是只有交通的功能。但目前在建築規範上,路面道路的應用有限。比方說透水鋪面,只能用在人行道、自行車道,不能用在車道。

道路的複雜性很高影響也很大,所以在我們國家氣候調適計畫裡面,把的透水鋪面列進來(土地使用領域 6.2.5),這將是道路在都市循環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關鍵功能。透水道路的鋪設、維護,可以讓城市使用或浪費較少的資源,但無損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第五章 價值創新-循環家庭

一、家庭與循環經濟的關係

單身一人無法成「家」,家庭的特色就是同居共財。中文「家」字代表養在屋簷下的豬,大家一起分食,本身也有濃厚的經濟意義。

因此,經濟學原理的消費者,最基本單位就是「家計」,同時扮演著商品與服務的需求者和生產因素的供給者。

禮記大同篇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先後順序,顯見東方社會對家庭的活動特別重視,而家族成員的個別活動所展現出一個家族對外的觀感,也在社會活動中展現非常重要的地位。

家庭在循環經濟中的角色包括:

(一)資源共享

1.物質共享:我們講共享經濟,家庭就是一個最好的共享經濟體,家中的家具、書籍、交通工具等物質都是一起共用,當然會比一個人使用來得有效率。

2.空間共享:家庭中的公共空間,如廁所、衛浴、廚房、客廳等,多人使用更有效率。

3.能源共享:在多人家庭中,同樣的電力消費,可以供更多人使用。

(二)安心消費

在共享的生活方式下,家庭比較願意挑選耐用的生活用品。出於互相照顧扶持的心意,對於產品/食品的品質、是否無毒等議題也比一個人使用時更加在意。無形之中就挑選了對環境負荷較小的產品。

(三)互通資訊/經驗傳承

一個家庭中有各種年齡層的人,代表不同的生活經驗,每個家庭成員可能都有買到瑕疵品/得知某種商品有害人體的經驗,透過經驗/資訊的互相傳遞,可以減少「試誤」的成本,並減少資源的浪費。

(四)價值影響

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會互相影響,尤其父母的行為舉止會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如果家中有注重永續消費的成員,久而久之很容易帶動其他成員加入永續消費的行列。

此外,循環經濟同樣也會影響家庭成員的關係。因為在一個注重永續消費的家庭中,自然而然會希望盡量與成員分享家中資源,進而增加家庭成員的互動,使成員關係更緊密。

二、循環家庭乃21世紀的新倫理

檢視現行的循環經濟政策,小至零星個別的消費者,再來從里、社區、到公私部門和機構,政策端經常跳過家庭的角色和家庭形塑社會整體價值觀的潛力。但從前面的論述我們知道,家庭與循環經濟的關係密切,應該成為推動循環經濟的重要場域。甚至讓循環家庭成為「21世紀的新家庭倫理」。

當循環經濟的觀念,對資源使用的觀念,開始從家庭活動中紮根,我們可以從家庭的不同活動設想線性和循環思維的不同結果。
 
表、循環家庭的活動-線性與循環的對比
項目 線性經濟 循環經濟 舉例
居家活動 少共同活動、固定新裝翻修、選擇土葬等傳統喪葬禮儀 多共同活動、DIY二手物品改造精神、選擇自然環保喪葬方式 雙薪家庭vs家管
土葬vs 樹葬
消費活動(食衣住行育樂) 需求品、奢侈品、價格與消費 生態足跡 商品標章與購買習慣
生產活動(勞動) 生產線流程、高度專業分工 鼓勵並發展循環產業,降低參與門檻、更有彈性就業市場 定時定點 vs 在家工作soho
傳產vs綠色產業
社交活動 個人化、滿足欲望、安全 信任、共享、環境友善 臉書等電子媒介 vs 實體工作坊
金融活動 最大獲利為第一 慎選投資標的,多功能可再利用產業及環境衝擊小產業 新建案vs翻新建案
 
公民活動 支持短期見效政策、維持BAU的能資源政策 支持長期穩定政策、停止補助石化燃料等 循環家庭門牌提供減稅或生活優惠
文化、教育活動 一次性策展,藝術第一 拒絕破壞環境的藝文活動 投影效果 vs 油漆效果
 
政府推動「循環家庭」,可以從下面方式著手:

1.因地制宜,找出理想的循環家庭規模。

究竟是三代同堂對於能資源的使用比較有效率,或是核心家庭,在都市或鄉村有沒有不同?這些都是政府在推動循環家庭時可以給民眾的建議。

2.羅列循環家庭的優點

例如節省水電瓦斯的費用、可以少買家具家電,節省房屋租金等等,家人做的飯菜也比外食安全健康。

3.讓家庭生活更循環的方法

例如哪些物品與成員共用會更有效率、如何減少家中的廢棄物、健康安全又簡單的家庭飲食、省電省水省瓦斯的小步、簡易電器維修方法、如何挑選耐用節能家電等等。

4.給予循環家庭表彰

目前已有購買節能家電、車輛的獎勵,即是其一。

另外例如水電的消費維持一定低水準的家庭,或支持樹葬的家庭,或許可以在門牌上標註為循環家庭,享有實際的水電/節稅優惠,並創造家庭的認同感。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高思齊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