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改版特刊(二):新環境運動

環品觀點

新環境運動
「環境」需要什麼樣的「運動」?

何謂環境運動(Environmental movement)?根據維基百科定義:「這個名詞含有保育、綠色政治的意味,是一個跨科學的、社會性的、針對環境問題的政治運動。」

上述定義很抽象,並不足以描述這個詞的全部意涵。如果查詢環境運動歷史,會出現幾個時間、事件、人名。例如1863年,英國為了管制製造碳酸鈉時所產生的空氣汙染,而誕生的《鹼業法》,被認為是全世界第一部汙染管制法規;1962年Rachel Carson出版《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書,指控因為過度使用DDT農藥,導致1950年到1962年之間,美國人體DDT含量多了三倍,進而影響1972年美國禁止使用DDT。本書常被認為是「現代環境運動」的開端;1970年4月22日美國發起第一次的「地球日」(earth day)活動,全美共有2000萬人參加,抗議環境無知(environmental ignorance)行為;在臺灣,1986年反杜邦事件也被認為是環境運動的起點。
 
我們認為,環境運動雖是現在名詞,但起源可能更早,因為人類與環境要共存,對環境有意識,絕對不是只有現代才開始。從政治的角度,環境運動不只是抗爭,也是一項立法、一次科學倡議、或一個節日活動。我們可以說:「所有用平等方式回應環境的行動」,都算是環境運動,而且不限於回應特定環境汙染問題。
 
例如林肯在1864年簽署立法,將優勝美地山谷(Yosemite Valley)和附近土地讓與加州政府保管,作為公眾使用、休閒與娛樂場所。我們很難想像在19世紀的美國,國土廣袤、人口密度低的條件下,出於什麼樣的考量,林肯總統會想到將一塊荒野地區維持它的原貌,世代傳承下去。



 (Image Credit: Dennis Calabi, courtesy of Garzoli Gallery, San Rafael, California)

解釋林肯的做法,或許可以從美國著名思想家、法理學家德沃金(Ronald Dworkin)的著作,《沒有神的宗教》(Religion Without God)中探知一二。本書旨在分析「當今憲法國家,對宗教自由的保障限於『有神論宗教』」的合理性。作者指出,宗教的要素之一是「對根本性的認識」(sense of fundamentality),亦即認識到宇宙中有「他者」享有最終發言權。有神論者認為神有最終發言權,無神論者可能認為「活得恰當」是最根本的源頭。


(Religion without God, 作者Ronald Dworkin)

作者認為,有一些具有「宗教性」的價值觀,也應該同樣受到與宗教同等保障。例如人生有與生俱來的意義/大自然有本質之美,這兩種信念對某些人來說享有人生抉擇的最終發言權,當然可以視為宗教性態度的範例。
 
在此邏輯下,因為大自然是我們生命的滋養源,我們又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維持自然環境當然可以做為制定政策的最終理由,而不必然要與「人」權保護連結。
 
許多人認為環境是科學問題,其實不全然如此。以在多數國家發生的核能發展爭議為例,有研究者發現,其實正反雙方對於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事實都沒有歧見,之所以發展出兩種極端意見,純粹就是價值觀的問題。
 
因此,環境運動可以說是一種文明再造運動。
 
學習如何和環境和平共處,讓環境成為我們信仰的一部分,這是一種社會文化的轉變,以科學為基礎,但更關注於價值觀的形成。
 
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的變化太過巨大,我們必須認識到現在是價值觀重塑的時刻,已經無法一昧依賴傳統智慧,而是必須自己向內探索,探尋「對自然的信仰」,才能建構未來80億甚至100億人口與地球共存的方式。
 
建構新文化,我們需要環境教育。這項教育不絕對不是上對下的「指導」,而是透過不斷的「辯證」,一步步趨近於最適與地球相處的模式,人類也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The Creation of Adam, painting by Michelangelo)

環品會的下一個三十年,將持續努力推動「新環境運動」

隨著全球人口快速增長,過去把人和自然環境隔離的作法已經無法運行,而且顯得不切實際。找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才是永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經過數千年的摸索發展,「民主」成為主流的國家制度。民主的政治模式重視所有人民的意見,換句話說,就是由人民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因此,在民主體制的國家,如果國民不思考如何與環境共處,就沒有永續發展之可能。
 
我們認為,「新環境運動」就是培養國人環境思考能力的教育過程。過去十年環品會透過不同的形式,嘗試建構有別於教科書式教育、具有思辨空間的環境教育型態。
 
例如我們注意到「環境」是不同專業交錯的領域,思考環境問題不能單純專注在「自然環境」本身。於是我們在2014年創立臺灣環境教育對話平台(Taiw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ialogue),邀請海洋、生態、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外交、人道、氣象、食物、科學、化學、都市規劃、健康、國會、企業社會責任等不同領域的研究、涉獵者,分享對環境的觀點。目的是希望從前所未見的角度看待環境議題。
 
然而,在跨領域結合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很多受邀對象一聽到「環境」二字,就以非熟悉領域為由打退堂鼓。也有一些講者雖然接受邀約,但演說內容仍然依循已知的知識,並未結合環境議題。由此可知,跨領域對話的內外在阻力不小,但正因如此才有更多努力與進步空間。




除了TEED之外,為了促進大專院校學生對於森林議題的思考,我們在2015年舉辦「臺灣森林大辯論」活動,設計題目包括:「國家森林資源的管理應該維持中央集權還是應該分權予地方或民間?」、「應使人工林發揮林木生產價值,抑或發揮自然保育價值?」、「加重刑罰是否可以強化森林治理?」等等臺灣森林經營的重大關鍵議題。透過辯論形式,在參賽同學心中種下環境思辯的種子。



氣候變遷也是本會長期關心的議題。由於二氧化碳的半衰期長達五十年,預計到本世紀末,溫室效應都將持續增強。氣候變遷的影響可能伴隨未來世代的一生,我們希望盡早激發兒童對氣候變遷的思考與認識。為此,環品會積極推動「氣候變遷巡迴列車」國小環境教育活動,引導小朋友思考:「能源/電力與氣候的關係」、「氣候變遷對於住在不同地區(山上、海邊、城市)的小朋友有什麼不同影響?」、「人口增長趨緩,為什麼電力需求越來越大?」、「排碳量越大的國家/企業/個人,是否應負擔越重的減碳責任?」等問題,藉此建構小朋友獨立思考環境議題的能力。

在這個科技、知識、社會到環境都在快速劇烈變化的時代,人們的價值觀變得混亂。然而,正因為生存環境品質逐漸劣化,反而讓越來越多人看清楚那座矗立在渾沌之中的核心價值之塔,也就是「維護美好環境」的重要性。我們希望透過「新環境運動」,引導更多人共同思考「與環境和諧共存」的永續之道。


繪圖:劉文鈺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高思齊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