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49期:新氣候正義,國家自主驅動

環品觀點

新氣候正義,國家自主驅動
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已於法國巴黎落幕,會議前夕的恐攻事件讓今年巴黎氣候大會多了一些悲壯的味道。街頭上隨時可見的悼念恐攻受害者花圈,映照巴黎為了提高公眾對於氣候變遷認知所做的,許多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裝置藝術,形成強烈對比。

恐攻事件,間接促成包含中、美、俄等139國領袖出席大會第一天的領導日(Leading Day),宣示推動新氣候公約的決心。在如此充滿張力的情況下,2015年12月12日 巴黎氣候大會終不負所望,通過「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成為2020年後引導全球前進的新氣候公約。



巴黎各處可見弔念恐攻受害者的花圈

從1992年巴西里約會議通過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後,緊接著1997年通過日本京都議定書、2005年生效,直到2015年通過巴黎協定,氣候變遷的歷史究責已經由發達國家主要承擔責任,轉變成為所有國家的普遍責任,這條發展軌跡給了人類什麼樣的啟示?

對於千呼萬喚終於出爐的巴黎氣候協定,我們提出以下幾點觀察,供各界參考:

一、從全球暖化責任在發達國家,到世界一體共同承擔責任:

「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在國際法與國內法的意義已經有所不同;此一原則給予國際氣候談判一個合理差異化的基礎,但巴黎新氣候協定不能再作如是觀,而是應該將此原則轉化為內國法律原則,甚至內化為憲法平等條款的內涵,亦即「多排放者多負責」,深化汙染者付費的環境法原則,讓減碳政策符合氣候正義。

二、從科學的不確定到科學相對確定的國際環境治理轉換:

過去連什麼是氣候變遷?什麼是氣候干擾?都需要藉由條文定義。現在大家在意的可能是更具體的減量目標與調適作為,要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度、甚至是1.5度以內,才能挽救人類。國家自主預期貢獻(INDC)的提出,更是減量目標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為氣候治理的「民主」與「科學」條件提供相當鞏固的重要基礎。

INDC可說是自願性環境治理的根本,主要排放大國是以「機遇」、而不是「阻力」看待氣候變遷的挑戰,此一轉變相當程度保證了巴黎氣候協定的未來,也給了所有利害關係人,包括企業與個人一個相對明確的目標,得以發揮創意、監督的力量,與政府達到多贏的局面。

三、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拘束力或強制力:

國際環境法本來就不是以「必須」具有「拘束力」為特點。最重要的反而是如何讓新氣候協定的國際機制成為區域或國內制度的重要依據。亦即,巴黎氣候協定是由國際的「外力」、轉向國家「內化」的過程。氣候公約的屬性有了本質的轉變,也有了決定性的驅動力量,已經不再是由上而下,由公約或議定書下指導棋,而是每個國家要自主管理、自主發展,趕上綠色經濟的潮流。

這部綠色經濟的列車裡頭載的是已經體察到這樣的時代來臨的國家,而不是我顧猶憐、依舊百般不願意入列的國家,就此而言,台灣新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可謂已經搭上列車。而此次會議的輸家印度,就是站在一個相對不利的立場,他們拒絕加入這部列車的論述與立場,不但在談判期間成為眾矢之的,也成為一個「想要經濟成長、卻不願意減碳」的負面代表,如果不加以改變,長期而言註定對印度的發展會有不利的影響。


巴黎協定通過那一刻,歡聲雷動

四、公約有許多未竟之事,需要更多承擔:

例如2020年以前要如何完成京都議定書的後續工作?許多減量的計算要如何更精準?由於調適的不確定性高,但所需的能力建構與技術支援又大,現有的調適委員會如何進行調適技術審查程序,逐漸建立調適計畫的效益與評估作業準則。至於小島、低度開發與開發中國家要求的,2020年前發達國家每年要給1千億美金的訴求,一如預期未能獲得通過。那些已經「發展」起來的開發中國家,也勢必要承擔更多責任的。

綜上所述,巴黎氣候協定雖然不一定能滿足、解決人類所面臨的氣候變遷的挑戰,但應該已經跨出重要的一步,接下來,不分國家、企業、個人或者公、私部門,都應該投入共同致力對抗氣候變遷衝擊的工作,確保巴黎協定可以成為一個積極驅動人們採取行動的後盾。巴黎終究不是哥本哈根,2009年的情境是要「延續」一個由上而下的框架,如今那樣的框架已經遠颺,一個融合所有國家,由國家自主驅動的新氣候協定已經誕生,相信足以作為日後所有人類群體繼續朝向永續發展,省思發展腳步的後盾,提醒未來世代,氣候變遷的挑戰仍在,我們仍需努力。


民間團體、政府用各種手段,積極促成巴黎協定通過

圖片來源:UNFCCC。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鄭佾展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