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 海洋 山區 森林
生態保育 化學物質與廢棄物 能源 縮短貧富差距
糧食安全 農業 環境教育 消費與生產
生態城市 綠色經濟 公共衛生與健康 法制改革
世代正義 交通運輸 科學與技術 永續發展的整體觀

 

水資源

水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基礎,也是人類健康的基本條件,對人的幸福與生產力有直接影響。除此之外,沒有水,就沒有辦法達成永續、公平的經濟發展,也無法完成減貧的目標。

我們能使用的淡水,主要來自於降雨。台灣的年降雨量約是2,500公釐,是世界平均年降雨量的三倍;然而,由於降雨季節集中、台灣地勢陡峭,能留住的水不多,大概只能有兩成雨水被留下來利用。對水的需求增加、使用效率低落、供給與補注來源減少,以及氣候變遷對台灣降雨時空分佈上的衝擊,使我們面臨愈來愈大的缺水壓力。

建構制度以完善水資源管理是政府與人民無可卸責的重大使命。

為此,我們訴求

l   適度引介水的激勵與社群機制,減少浪費。

水資源的管理不能僅靠政府管制的作為,適度引介水的市場機制,有助於反映用水的機會成本,透過市場機制,使公私部門都能因此產生節約用水的動機;另外一方面,合理水價藉由市場反應後,如有盈餘,水權管理機構可藉此建立水文、氣象、用水成本等資料,健全水資源的管理。

農業用水與糧食自主雖然息息相關,但台灣於2001年到2010年間耕地縮減,農業用水却不降反升。除市場機制外,也可考慮引介社群機制,避免市場機制下農業用水的優先性,受到工業用水的侵奪;並促使社群共同思考水資源困境,發展貯水基礎設施與節水策略,提高台灣農業的知識密集度。

l   深化水資源管理,檢視國民水足跡。

台灣可用水資源匱乏,水價偏低,加上虛擬水的進口,使得大部分國民感受不到水資源匱乏的潛在風險而缺乏危機意識,然而,這些進口的食物、工業製品等,其實消耗了大量的間接用水,耗損出口國的水資源總儲量。

由量化數據的建立,以及將這些資訊公開於網路平台上,使得相關倡議的單位或個人,得以加速知識的流通,提升國民節約用水的意識;提供精準數據,俾利相關用水方以此為討論、協商基礎;提供政府修法時適當的判準與依據。

 TOP

海洋

地球表面7成是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洋的流動、溫度與蘊含在其中的生命,驅動著全球人類居住的地球系統。我們的雨水、飲用水、天氣、氣候、海岸線、許多的食物,甚至是空氣中我們呼吸的氧氣,都有賴海洋的提供與調控。妥善管理海洋環境與其內的資源,將是未來永續發展的重要面向。

儘管訂立如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這樣的全球協定,海洋環境仍持續惡化。自1990年以來,全球優養化沿海地區數量已顯著上升,至少415個沿海地區已表現出嚴重的優養化現象,而其中只有13個正在恢復。不管是近岸或遠洋海域,都受到人為活動影響之衝擊。海洋國家台灣,有必要關注並關心此議題。

為此,我們訴求

l   改變餐桌文化、大力推廣永續漁業及產品。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估計,全球每年漁業捕獲量最大極限約為1億噸,目前已逼近9千萬噸;全球漁獲排名中,台灣奪得全球第20名;漁獲消費量更是全球第13名,相當驚人。

雖然,魚類屬於可再生資源,但前提是合理使用。消費者改變餐桌文化,選用較不受威脅魚種,政府帶頭消除助長非法、無管制和未報告捕撈活動及產能過剩的各種補貼,推廣永續漁業與永續海產認證發展均有助「年年有魚」。

l   採取行動減少海洋垃圾與人為廢棄物。

每年有超過640萬噸的垃圾進入海洋,其中大部分來自陸地。全球估計有267種的海洋物種正在誤食海洋垃圾,包括86%的海龜物種,44%的海鳥種群和43%的海洋哺乳動物。

人為海洋廢棄物,尤其是塑料、持久性有機汙染物、重金屬和氮化合物(造成海洋優養化),正對海洋健康與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傷害。透過回收(特別是海上作業船隻)、加強對廢棄物來源和影響的認識,有助於減少汙染發生率。

 TOP

山區

山區是水、能源和生物多樣化的重要來源。也是礦物、林產品和農產品等重要資源蘊藏的所在,人類休憩的樂園。山區環境對維護全球生態系統十分重要,但極易受到人類和自然界生態環境失調之影響。

山區的生態系統種類繁多。由於高度不同,山區氣溫、降雨和日照呈現梯度變化。一個山坡可能有好幾種氣候帶,如熱帶、亞熱帶、溫帶和高山氣候等,每種氣候背後代表適合不同種類生物棲息的小天地。

山區地型普遍不利經濟開發,但對於生物多樣性保存貢獻卓著,甚至可保護物種棲地不受侵害。傳統上山區位於人類主要生活區域的邊緣,但台灣隨著經濟活動不斷擴張,開發已逐漸進入山區,如何在保育及經濟發展中取得平衡,維護山區環境,需要各種有利於山區環境的方案被提出。

為此,我們訴求

l   透過生態旅遊尋求山區開發與保育的平衡。

山區是對自然環境變化最敏感的地方之一,在環境可承受範圍下,適度透過生態旅遊減緩經濟發展之需求,以尋求開發與保育的平衡。

生態旅遊除可對山區資源達到保育及發展觀光外,亦可重新組織及喚起山區原有聚落的社區意識,吸引青年人口返回原有聚落,進行觀光推廣及山林保育的工作,共同創造出山林資源的價值,而非僅是將生態資源標價作一次性販售。

l   山區應該秉持最少開發原則,致力保護。

政府應該重視人為的山岳開發行為對永續發展的負面影響,強化山岳地區的人為開發管制。台灣各地山岳既存的人口與開發型態應該導入永續發展的概念,朝向減緩利用、與自然環境和平共榮的模式,儘量朝綠色經濟的方向邁進。對於任何新增的人為開發,凡不利於永續發展的,應該採取禁止的立場,嚴格控管山岳的生態品質。

 

 TOP

森林

樹木和植物所生長的森林可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除可作為防止全球暖化的有效的工具之外,也是生物聚集、人類賴以生活的重要資源。 1992年巴西里約地球高峰會宣示的「森林原則」 (Forest Principles)第六條,強調要重視「人工林」的價值,提出永續森林經營的理念,就是提醒世人重視森林所具有的經濟與生態平衡的意義與價值。

台灣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佔全島面積的58%,百年林業歷經日據時代與國民政府遷台初期的砍伐期,直至70年代國際森林保護風潮影響,林業政策轉變,至今台灣森林資源幾乎不再利用,99%的木材需求來自進口。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最新一版2010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FRA 2010)指出。2000-2010年期間森林面積的每年正以520 萬公頃,相當於1.5 個台灣本島的面積消失。全球森林砍伐速度雖較前10年略為減緩,但仍高得驚人。永續森林經營有助於紓緩此現象,保護原始森林。

為此,我們訴求

l   支持永續森林管理及其產品。

台灣木材自給率不到1%,高達45的木材來自於東南亞,而其中有一大部分可能是來自於未妥善管理的森林,甚至是破壞熱帶雨林所取得。根據國內學者統計,國內木材來自可疑非法砍伐林木約占1-2成之多。

永續林業強調在保育、維護森林生態的同時,也兼顧森林的社會、經濟需求,透過良好人工森林管理,有助於減緩森林消失速度,保留原始森林。消費時,如選用有森林驗證標章的紙、木製品,有助於森林之保護。

l   重新檢視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

「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自民國79年提出後,歷經3次修改,至今已超過15年未曾討論。臺灣人工林面積約42萬公頃,易到達面積約27萬公頃,然而管理方案限制年伐木量為20萬立方公尺以下,相當於利用1,200公頃,不到千分之一。大部分的人工林已逐步老化,在山裡等待腐朽,大大折損當初造林之美意。

無論從質或量來看,台灣人工林其實有創造森林綠色產業的潛力。林業管理政策應該與時俱進,符合國際潮流適時檢視修正。

 TOP

生態保育

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文明起源於自然。生命有賴於自然系統的功能維繫,有賴於多種多樣的生命形式,人類方得與從大自然和諧共存,彼此互利互益。

如果過度消耗和濫用自然資源,使自然系統退化,將不利於維繫經濟、社會與政治結構。稀有的自然資源將引起爭奪,造成衝突,不利於永續發展。因此必須學習如何維持和增進利用自然環境的能力,同時確保各種物種和生態系統之健全與平衡。

人類快速發展已經對自然環境產生重大威脅,雖然全球陸地保護區已達13%的土地面積,但海洋保護區卻佔海洋面積不到1.5%。物種大量、持續滅絕造成生態系統的脆弱化。自1970年以來,脊椎動物種群已減少了30%;此外,自1970年以來,土地使用型態改變和退化導致某些自然棲地已減少超過20%

為此,我們訴求

l   建立綠色資產檔案與會計體系,量化生態服務價值。

一般財貨或勞務服務可用市場價格來計算,但環境價值則不然,往往難以客觀清楚的界定其價值,因此不易被人們所瞭解。為瞭解環境價值,學界發展出如費用效益分析、特徵價格研究、條件式估價等非市場估價法。而在量化生態服務價值前,除學理研究外,建立台灣綠色資產檔案的基礎工作更不可少。

行政院早在87年便規劃推動台灣綠色國民所得帳,期能顯示環境與經濟體系互動關連及影響,至今雖每年提出報告,但如森林、海洋、土壤等自然資源基礎資料仍缺乏。

l   瞭解台灣環境資源邊界,合理利用。

過去,人們認為環境變遷是漸增的、線性的,並且是可預測的。但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環境改變有可能不是線性式漸增,地球系統可能在越過平衡點(breaking poin)或者是特定門檻(threshold)後,產生巨大且不易逆轉的災害。

國際間對於此類研究愈趨重視,但台灣卻罕有本土化全面性評估環境界線之研究進行。究竟台灣的環境資源邊界為何?如無法得知,又如何合理利用?

 

 TOP

化學物質與廢棄物

化學工業發展為現代生活帶來了許多好處,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產、農作物病蟲害控制、工業技術、醫藥和電子等領域發展。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化學品有大約24.8萬種,其生產和使用的速度仍在繼續增長。

各式化學合成物不斷的生產與製造,伴隨使用與廢棄持續滲透到環境,影響當下與未來的生態環境、人類健康,也帶來風險。

此外,隨著城市化腳步加劇,帶來更多混雜化學物質的廢棄物產生,如電子廢棄物,以及工業和其他活動所產生的更危險的廢棄物。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廢棄物每年估計以0.5–0.7%的速度增加,其中5–15%與電子產品相關。電子王國臺灣,製造與使用化學物質甚鉅,更應重視此議題。

為此,我們訴求

l   強化化學物質管理及資訊透明。

臺灣化學物質依性質與用途分屬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環境用藥)、衛生署(醫藥、化妝品、食品)、農委會(農藥、動物用藥、飼料)、勞委會(針對勞工作業環境)、交通部(運輸安全)、經濟部(商品標示)等不同權責單位。

為強化資訊流通及管理,可參照歐盟化學品登記、評估和審批(REACH)程序,以及美國有毒物質控制法(TSCA)重大新使用用途(SNUR)申報機制精神,要求業者主動提供化學物質相關資訊;並依據需求規劃增設「專責管理機構」,以進行安全管理及後續管制之評估。

l   鼓勵開發、使用無害環境的安全替代品。

在科學基礎下,就化學物質對人類和環境所造成的危害進行評估。採用生命週期方法,進一步擬訂無害環境廢棄物的處理方式,並積極鼓勵、開發較低毒性,甚至無害環境的安全替代品,取代產品與製程中使用的危險化學物質。

透過如「無PVC材質」、「無環境荷爾蒙」等易理解的環保標章,協助幫助消費者識別無害環境產品,透過消費力量鼓勵廠商開發無害替代品。

 

 TOP

能源

如果說現代社會是依靠消費化石燃料來驅動前進,一點都不為過。當今世界所面臨到的各種挑戰,如氣候變遷、糧食生產與經濟成長,都脫離不了能源。過去,我們習慣大量消費化石燃料,來驅動經濟增長,但這種成長模式已受到挑戰。

目前使用能源主要屬於為非再生能源,但依據經濟部能源局彙整國外相關研究指出,各類化石燃料與鈾礦(核能原料),在一百多年內,可能都會逐漸用盡。雖然,我們可以投入更多的時間、金錢與設備,開採那些更不易取得的能源,但可能必須因此付出更昂貴的(環境)成本。

臺灣能源高度仰賴進口(99%),如何在兼顧經濟成長,保護生態系統和實現公平正義之目標下,永續能源供應,是臺灣所面臨的重要挑戰。

為此,我們訴求

l   逐步淘汰有害、低效率的化石燃料補貼

真實反映成本的能源財稅改革並不只是油電雙漲。化石燃料補貼扭曲市場,間接鼓勵浪費性消費。透過調整低效率的補貼、調整稅收,逐步取消現存的有害補貼,有助於永續能源革新。

化石燃料補貼改革,不僅是價格調整,尚需提出整體政策配套,包含補貼移除後的替代方案;過去政府罕有對民眾揭露補貼流向、規模,以及其對環境、社會與財政的影響,應由此著手改進。

l   提出台灣永續能源政策,逐步落實。

現代文明生活的基礎在於穩定能源的供應。永續能源政策,有助於確保現代能源服務、提高效率與增加再生能源使用的普及。

2011年底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提出「人人享有永續能源」倡議,力求普及現代能源服務,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供電比例翻倍。2008年臺灣雖提出「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但達成目標僅至2025年。更長遠且符合國際期待的能源規劃路徑仍不明朗,有待努力。

 

 TOP

縮短貧富差距

地球上每五個人就有一人生活在極端貧窮之中,貧窮人口超過10億,每7個人中就有一人營養不良,佔總人口的14%。縮短貧富差距、消除貧窮是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工作,貧窮將會提高社會系統的脆弱度,不利環境事務的推展,甚至引發戰爭,導致大規模環境破壞。

推動永續發展所需的永續資源管理時,保存和保護資源的環境政策必須切實考慮到依靠這些資源謀生的人。否則,對於減少貧窮,以及對於保存資源和環境取得長期成功的機會都會有所影響(如引發反彈,造成衝突)

具體消除貧窮的策略必須考慮到確保永續發展的各種基本條件。有效解決貧窮、發展和環境問題的策略應當以資源、生產和人民為重點,包括人口問題、加強保健和教育、婦女的權利、青年、原住民和當地社區的作用,以及改善民主參與的程序等。

為此,我們訴求

l   創造綠色就業機會、投身自然保護

擁有體面的工作協助提高社會穩定,減少貧窮。創造就業的方法包含利用公私投資,促進科技創新,與為推動自然資源及生態系統恢復、再生和養護的公共工程等。創造綠色就業機會,讓弱勢民眾投身於恢復和管理自然資源及生態系統的工作,有助於提高環境品質。

2013年初美國政府匯集8個聯邦部門組成的全國性「21世紀保育服務團」,提供年輕人、歸國退伍軍人從事有關公有地、水域和文化資產指定地的保護和復原工作之就業計畫便是一例,綠色就業應該有更多可能,不是只有環境清掃。

l   運用各項綠色基金,用於創造綠色就業機會

政府相關部分設有各項與環境相關的特種基金,例如林業基金、廢棄物回收基金、空污改善基金、土壤及地下水防制基金、水污染防制基金、環境教育基金等,這些基金之使用應該更透明化、更朝向環境友善的綠色就業機會的創造,以達到有效減緩貧窮人口、同時促進環境品質提昇的目標。其整合性的效益應由政府主管機關定期公告,並鼓勵私部門一起投入。

 

 TOP

糧食安全

201110月全球人口突破70億,預計到2025年全球人口更將突破80億人,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快,對糧食供應造成極大挑戰。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Q)指出,2010-12年間全球約有8.7億營養不良人口(按膳食能量供給量計算),占全球總人口12.5%(八分之一),這些飢餓人群絕大多數,約8.52億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富足的臺灣民眾或許感覺不到糧食供應所造成的壓力,但這確真實發生在地球其他角落。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層次的問題,糧食不足與飢餓不利社會穩定與永續發展,加劇貧窮與不穩定,形成惡性循環。雖然近年科技及經濟增長逐漸改善此現象,但經濟成長若欲改善營養不良與貧窮,就必須讓貧窮人口參與其中,並從中獲利。政府應該利用更多公共資源,為貧窮、饑餓人群提供公共產品及服務,並改善糧食生產效率(含能資源利用效率)

為此,我們訴求

l   重視糧食自給率問題並考慮能資源效率。

台灣糧食自給率只有33%,遠低於日本 40%,美國 120%及法國 200%。在全世界面臨糧食缺乏危機時(如氣候變遷加劇供應困難),更應重視。

2011年全國糧食安全會議決議,將在2020 年提高我國糧食自給率至40%。要提高糧食自給率,必須先從維持現有優良農地面積,及活化休耕稻田,並增加境外需求等工作,並且重視農業用水及農地之能資源利用效率。

l   換換口味,吃米也吃麥。

臺灣休耕面積達22萬公頃,與水稻種植面積26公頃相去不遠,出現「稻米過剩與雜糧不足」並存的低糧食自給率的結構性問題6。學者指出水稻自給率高達96.9%,雜糧卻不到1%,落差極大。透過飲食結構調整,減少對進口產品需求,多元化補貼政策(特別是雜糧)均有助於改善問題。

 

 TOP

農業

農業是國家生存的命脈,過去台灣農業在國際上卓有聲譽,不僅扮演對外援助、技術輸出的角色,更賺取大量外匯,穩定台灣經濟。近幾年來農業產值逐漸下降、式微,但可以肯定的是,農業發展有助於解決台灣的失業問題,提升人民生活福祉。

中央研究院指出,當前農業面臨之結構性問題包含:優良農田快速流失,生產環境受汙染;糧食自給率低,危及糧食安全;長期稻田休耕政策影響生產環境;老農津貼淪為選舉政治籌碼;農業產業與科技研發實力未受重視;農業科技人才養成不符產業需求;不合宜的農政法規抑制高科技、高收益產業的形成;兩岸農業交流缺乏全盤配套策略;TPPFTA之簽署貿易自由化,嚴重影響農業生計。

永續農業和農村發展主要目標是以永續的方式提高糧食生產和加強糧食安全,這些政策涉及到:教育倡議、利用經濟鼓勵、發展適當的新技術,從而確保糧食的穩定供應、易受損害群體有機會獲得這種供應,以及市場生產等。

台灣如何朝向兼顧經濟、社會與環境之農業發展,值得關注。

為此,我們訴求

l   嚴格執行灌排分離,協助配套養護土地。

臺灣發展隨著農業轉為工業,但相關基礎建設與國土規劃確未能及時趕上,如早期工業區設在農地中央。使農業灌溉用水與工業廢水排放無法切割,長期污染民生及灌溉用水,雖有要求工廠放流水水質,但仍頻繁發生重金屬殘留污染事件。

農委會雖已設立灌排分離政策,但實際執行仍有賴各地農田水利會推動。目前農田水利會已通知各縣市政府,103年起不再同意於工業廢水「搭排」行為,但既存工業廢水何去何從,配套措施仍尚不明朗。

l   提高能資源使用效率,發展精準農業。

永續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主要手段是政策和土地改革、參與、收入多樣化、土地養護以及改善對投入的管理。提高農業能資源使用效率(特別是水資源),發展精準農業對於永續農業十分重要。

精準農業是一種以資訊及技術為基礎的農業經營管理系統,理念是依照土壤性質及農作物生長之需要,給予最適當的耕作決策與處理,減少資材之耗費,增加收益及減輕環境衝擊的經營管理手段。國內尚處於先導階段,普遍認識有限,值得推廣。

 

 TOP

環境教育

沒有人會否認教育的重要性,環境教育更是如此。人類對於所處的地球、環境認識的很少。對於自然,人類所知還非常有限,既然知道的有限,就不容易知道他的價值,就不懂得為什麼、要如何珍惜。

環境教育為這樣的缺憾開啟一扇窗,讓我們有機會通往認識自然、環境,進而珍惜、愛護自然、環境的道路。教育是百年事業,環境教育是其中一條最艱困的道路,試著去扭轉自人類誕生以來,以人為中心的觀點,改變人心與價值觀。

支持教育機構進行環境教育研究和創新,發展高品質,包含專業、技術、職業培訓及終身學習的環境教育方案,有助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為此,我們訴求

l   將環境教育納入主流,成為制式教育的一環。

普及高品質的各級環境教育,是實現環境保護、永續發展及消除貧窮等目標的必要條件。增強教育系統的能力,協助人們為謀求永續發展做好準備。具體辦法包括加強師資培訓、制訂永續發展課程表、訂立培訓方案等,並積極鼓勵學生為從事環境有關領域的職業做好準備。

l   推動民間環境教育,形成多元文化刺激。

一個人一生學習的時間,絕大部分是在學校之外,為達環境教育促進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認識之目的,在制式教育之外,仍有必要透過非制式教育,持續提供環境教育養分。

環品會從民國百年開始,秉持環境教育的初衷,成立環品學堂,希望以此平台,融入環境教育所需的各領域專家,為來自不同背景、懷抱不同理想的學子、社會人士,奠定專業的知識,以此為基礎,加入環境教育的行列,深耕民間環境教育。

 

 TOP

消費與生產

永續消費與生產是指:在滿足當代人基本需求並改善生活的同時,儘量減少服務或產品生命週期內對自然資源和有毒物質的使用,以及廢棄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量,以不影響後代子孫的權益及需求。

主要目標是透過提高生產、銷售及產品使用過程中的資源利用率,使經濟發展與環境惡化脫鉤,從而使所有生產消費過程中的能源、材料利用率和污染強度保持在自然生態系統承受範圍內,而生命週期概念是實踐此理念的一個重要關鍵。

永續消費與生產可以帶來許多機會,如新市場開闢、創造環保及體面的工作機會(如有機食品市場、公平貿易、永續住房、永續運輸、永續旅遊、再生能源等)以及從事更高效和社會福利更好的自然資源管理活動。永續消費與生產促使我們使用資源利用率更高、更加環保和更具競爭力的科學技術。

為此,我們訴求

l   鼓勵延伸生產者責任制度。

產品在生命週期每階段裡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特別是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及最終處理階段,都應該朝向延伸至生產者責任發展。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不容易查覺背後所付出之環境成本,而這些成本,不應該留給社會或政府來負擔,應該回歸到產品自身的成本,甚至是價格,以刺激生產者重新設計產品,以減少原料及有害物質之使用,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l   鼓勵開發綠色替代品並加強識別。

伴隨新的技術發展與科技進步,過去覺得好的材質,未來並不見得適合使用。例如1948P. Müller 因發現DDT具殺蟲功效而獲得諾貝爾獎,但相隔十幾年後,DDT卻被發現對環境及生物有重大影響,而被禁用。

鼓勵廠商開發綠色替代品並主動提供簡單、民眾可容易識別的標章系統,有助於永續消費與生產。如2011年塑化劑風暴當下,若能提供不含環境荷爾蒙產品標章,或許可有效減少民眾憂慮並刺激綠色市場發展。

 

 TOP

生態城市

聯合國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指出:全球人口52.6%居住於城市,在人類發展水準極高度的國家裡,更高達81.2%。快速城市化造成的資源消耗與溫室氣體排放增加,隨之帶來環境與氣候變遷衝擊。

城市是創意、商業、文化、科學、生產力、社會發展與許多層面活動之樞紐。良好發展情境下,城市發展可增進社會與經濟的繁榮。然而,要維持城市持續創造就業與繁榮,且不造成如土地和資源過度使用等環境傷害,存在許多挑戰。

台灣人口密度高居全球第二,7 成以上人口集中城市,城市土地過度開發,綠地面積偏低,不透水率高達9 成,居住環境品質每況愈下,有積極朝向生態城市發展之必要。

為此,我們訴求

l   重新形塑城市水環境,打造海綿城市。

城市水管理上最大的挑戰是:大雨來時如何快速排水,又能有效蓄水,天熱時透過水蒸發調節溫度。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可運用「海綿」概念,透過新技術,讓雨水流入人工鋪面(如道路、人行道、廣場)。豪雨時,存水於鋪面下儲水層,避免淹水,晴天時儲水供應綠化用水,同時水氣蒸發,降低氣溫度。鋪面下土壤、水與空氣並存,地下濕地生態系統得以發展,如同富含生命的有機海綿。

l   發展親近自然的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及原則。

傳統城市規劃的觀點認為,城市與自然環境處於對立,但實際上,城市的土地利用規劃不僅是為了滿足人類使用需求,也需納入對於生態以及整體環境的考量。

生態城市即生態健全的城市,是低污染、低耗能、緊湊、充滿活力並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聚居地。生態城市不僅是推展綠建築技術,是更全面、整體融入親近自然的城市設計規劃,需要有相應的技術及完整的法源做依歸。

 TOP

 

綠色經濟

綠色經濟是指能改善人類福祉、社會平等,並能顯著降低環境風險以及生態耗竭的經濟模式。綠色經濟必須要在大眾收入與就業機會提升的同時,降低溫室氣體以及各項污染物排放,促進能資源有效利用,並預防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遭受破壞。

綠色經濟的推動必須要兼顧成長、低碳、資源有效性以及社會包容性。而經濟行動和社會政策,創造有薪資的就業,是社會團結和穩定的關鍵,也是永續發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全球10大有助於全球綠化的產業部門包括綠建築、再生能源、交通運輸、廢棄物處理、供水、製造業、農業、林業、漁業、旅遊業等。這些領域已逐漸產生顯著的基礎變化,如綠建築認證風潮即是一例。金融海嘯後,韓國、美國競相提出綠色新政,企圖以綠色為名發展經濟,綠色經濟在台灣究竟應如何發展? 值得大家關心。

為此,我們訴求

l   鼓勵創新的綠色投資與融資。

金融部門如能將永續發展理念視為重要的指標,納入日常的投資及融資決策中,對於促進綠色經濟、環境保護大有幫助。如進行融資決策時,將其潛在的環境影響、風險等均納入成本及效益加以評估,透過金融機構對社會經濟資源的引導,促進整體社會的永續發展。

鼓勵創新的綠色投資與融資不僅只限於企業,投資NGO推動相關活動與創新,亦有助於促進綠色經濟,不可排除。

l   推動綠色保險制度,強化調適力。

綠色保險概念是指傳統保險中的汽車保險、家庭及商業保險等,納入綠色因素與概念。例如汽車、房屋根據節能環保特性之不同,給與差別保費優惠,或是針對環境衝擊之不同,設計保險產品,如針對氣候變遷所帶來之災難設計之氣候風險保單等。甚至是針對政策、技術風險之不確定性,提供保險機制降低投資單位的風險等,以鼓勵綠色事業的推動。

將綠色保險制度納入市場一環,排除法規障礙,有助於協助綠色經濟之推動。

 

 TOP

公共衛生與健康

健康是實現永續發展的先決條件、成果以及指標。要實現永續發展的各項目標,必須消除各種削弱人類發展能力的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的高發病率,同時必須使人民享有身心健康。為改善窮人、脆弱人群和全體民眾健康採取行動,對於創建包容、平等、富經濟生產力、健康的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環境好健康就好,環境品質優劣對於健康影響顯而易見。健康部門除面對環境改變帶來之健康衝擊外,更由於本身高度能源、資源使用之特性,日常作業消耗/排出之物質(如院區消毒劑、化療後產生的放射性物質等),亦可能產生對環境乃至醫院員工、患者、家屬及社區帶來健康影響。

因此,許多醫療團體紛紛發表重視環境議題的宣言,鼓勵從業人員在其工作場域內減低醫療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並建立有利環境永續的專業工作場所以及與包括政府部門在內的其它領域合作,針對相關知識不足,進行量化疾病型態與疾病負荷等研究,以便於源頭解決問題,增進健康。

為此,我們訴求

l   發揮集體採購力量,綠化醫院供應鏈。

綠化供應鏈(Greening the Supply Chain)對任何想踏上永續健康照護的醫院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許多醫療產品,有對環境較友善的替代品可供選擇,有助於降低其對病患與員工健康影響、根除有毒廢棄物、節能省水,甚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如衛生署署立醫院等醫療集團之聯合採購中心,可強化綠色採購行動,提高能效標準、採用最適可行技術,利用集體採購龐大影響力促使供應鏈邁向綠色升級,健保給付機制更可朝此方向努力。

l   鼓勵醫療人員參與環境永續活動。

雖然行政部門人員是第一線擔任設備採購與維護的角色,但如果面對病患的醫護人員在使用資源、設施上沒有環境友善意識,缺乏永續環境之價值觀,對於醫院提升環境友善的效果是有限且緩慢的。甚至可能誤解院內措施之用意,反不利環境友善措施推動。透過鼓勵醫療人員參與環境永續活動、院內環境教育,增加彼此溝通,均有助於改善此現象。

 

 TOP

法制改革

愈來愈多的國家、社會認為環境治理良窳是社會是否文明的重要指標。而環境治理的成敗關鍵之一是法制,一個可以彰顯綠色精神、為未來世代奠定永續發展基礎的制度基礎。

環境保護的結果要更好,取決於有好的、正確的指導原則,作為解釋、執行法律的基礎,並且不斷改進規制的績效,調和中央與地方的分權。如果執掌環境保護機構沒有充分的法制認識,當然無法在制度上建立相對永續的社會環境。

台灣長期以來的發展傾向經濟,忽略環境;治理手段欠缺技術與資訊且不重視法律;環境治理的結構與權責失衡;過分民粹的反應模式以及專業責任的扭曲等等。這些問題有必要透過法制改革進行回應,從方法論以及實質內容的層面,予以回應。

為此,我們訴求

l   檢討、修訂適合新時代需要的環境治理法令。

過時的法律或者過時的觀念,有時候反而會成為迫害環境的幫凶。台灣的環境治理,從環保署1987年成立,已走過25年。環保署即將改制為環境資源部,法學應該積極回應這樣的變局,並成為引導的有效力量之一。

新舊環境治理機構的轉型過程,舊的法制應積極修正、調整、融合,成為新時代的有效治理工具。導入具有國際法與實踐意義的法律原則,管制與激勵導向並重,並納入如氣候變遷等新興重大環境議題之需要。

l   修訂公民訴訟條款、強化環境權。

傳統法律體系是建立在個人權利的保護,個人或法人的某項具體權利受侵犯或剝奪時,法律才介入。這樣的法治基本格局運用於環境問題有其侷限。例如環境訴訟,科學不確定性使得證明個人受到他人影響的因果關係根本難以成立,不管有無公民訴訟,司法救濟往往令人沮喪。

因此,應檢討既有法制造成環境爭議救濟失靈或遲緩的弊病,重新制定國家、污染者以及受害個人或環境保護團體三方併立的救濟制度,使正義得以彰顯。

 

 TOP

世代正義

19926月聯合國地球環境高峰會議上,Severn Suzuki(當時年僅十三歲的小女生)代表兒童環保團體(ECO)對世界各國領袖的演說說到:「你們沒有辦法修補臭氧層的破洞你們不知道如何讓魚兒回到已經污染的河流,你們沒有辦法讓滅絕的動物重新出現...。如果你們沒有辦法修補,就請不要再去破壞」。

環境與自然資產沒有替代品,一旦消耗破壞後,就無法恢復,影響後代權益。雖然世代是個相當抽象的概念,但我們認為世代正義主要內涵是指有能力(權力)決定並施行政策的此代,應考慮那些沒有權力(機會)參與決定卻又必然地承擔決定所帶來後果的下一代或下下一代的福祉,而永續發展就是減少世代間不正義的必要措施。

為此,我們訴求

l   鼓勵環境與世代正義議題之思辨。

1971John Rawls在其經典著作《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中,嘗試以儲蓄原則(savings principle)說明代間正義的問題。由於不知道到底應該預留多少資源給後代子孫,因此應該盡可能在能力內進行儲蓄,以期做到本質上的平等。

要理解上述理念,思辨與討論是推動的重要手段。但在傳統制式教育裡,我們並不習慣這樣的學習方式,為了讓更多民眾(特別是青年,未來的決策者)接觸世代正義議題,進而關心投入,有必要透過各種方式,鼓勵大家說出「我們要的未來」。

l   成為積極參與的公民,發揮影響力。

世代公平與正義的決策必須納入主流。在民主社會裡,投票響應是政治參與的第一步。勇於發表意見、積極參與、支持認同世代正義並具備綠色素養之候選人,持續督促這些政治領袖兌現其綠色承諾,有助於達成此目標。

一個屬於每個人的永續、公義的未來,需要容納不同觀點,並受到來自不同族群的刺激,積極參與的公民除實踐前述行動外,並將持續自我學習,瞭解這個改變中的環境。

 

 TOP

 

交通運輸

運輸部門的永續發展,即為永續運輸(Sustainabletransport)或永續移動(Sustainable mobility),是永續發展的核心要素,能夠促進經濟增長,改善流通性,有助於更妥善的分配資源。運輸部門對環境具有重大影響,台灣運輸部門能源消費量約占全國能源總消費的13% (2007),總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14% (2009),位居各部門第二順位。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永續運輸在滿足行的需要時,不應該損害民眾的健康與生態系統,其發展應符合:使用可再生資源的比率需低於資源再生的比率;使用不可再生資源的比率須低於可再生替代資源的比率。而可及性、公平性、健康與安全、公眾參與、整合規劃、土地與資源使用、汙染防制與經濟可行性均為發展之原則。

永續運輸系統包含如大眾運輸系統、清潔燃料和車輛等多種高效率運輸系統,對於實現人員和物資運輸高料率流通,使人們能利用環境無害、安全、可負擔的運輸,對於增加社會公平、健康、城市恢復力(Resilience)、城鄉聯繫、農村生產力有顯著幫助。

為此,我們訴求

l   創造更適宜步行的城市環境。

從都市規劃開始,納入為步行、腳踏車等自主運輸設計的做法。在既有都市區域內,優先創造適宜步行的城市環境,如推動騎樓整平、機車退出騎樓等;新都市區域配合採取以「大眾運輸為導向的都市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規劃,創造更永續的運輸模式。

騎樓為街道與街屋中的中介空間,提供遮風避雨,是台灣都市常見的景象。台灣早期管理騎樓法令不完善,加上私有產權導致騎樓高低不平,推動騎樓整平有助於提高人行環境系統的可及性與便利性。

l   交通運輸規劃納入氣候變遷因素。

交通運輸與旅遊業規模龐大,但這兩個行業很容易受到氣候和天氣因素的影響。對於基礎交通設施有潛在的隱憂。過去運輸規劃,對於因氣候變遷所帶來之環境改變(如暴雨、溫差增加)考慮較少,如「公路法」與相關法規,僅考慮運輸功能,並未考慮道路可能發揮的調節功能,未來應將氣候調適納入規劃因素之中。

對於交通運輸的重大公共工程來說,有必要拉長時間尺度,用更永續的角度看待未來環境之變化。

 TOP

 

科學與技術

科學家對於諸如環境變化、資源消耗增長率、人口動態和環境的退化等領域的瞭解,正在持續增進。科學與技術提供決策者長期規劃之重要依據,在制訂長期發展策略時,必須考慮到這些知識與技術的進步以及變化,並不斷的重新評估發展進程,以確保使用資源時對地球系統產生較小的影響。

科學與技術的投入,對於精確掌握地球負載能力,以及評估地球系統受到人為活動影響之復原力來說相當重要。在決策進行過程,面對著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威脅,不能以科學上沒有充分瞭解為借口而推遲採取本身確實值得採取的行動。對於還沒有被充分瞭解及其失序後果還不能預測的複雜系統,採取適當的防備應該是政策的常態(預警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增進科學與技術的瞭解並普及,是實踐永續發展的重要道路。

為此,我們訴求

l   協助無害環境技術轉讓、合作和能力建設

無害環境技術的普及與轉讓是邁向永續的關鍵。無害環境技術與其所取代的技術比較,污染較少、利用資源方式較永續、廢料和產品的回收利用較多、處置剩餘廢料的方式較被接受,對環境較為友善。

無害環境技術不是光指個別技術,而是包括實際知識、程序、產品和服務系統、設備以及組織和管理程序等。政府於其中可扮演篩選、協助以優惠條件取得,甚至轉讓無害環境技術的角色;應針對重大環境問題,設定優先順序,由任務小組評估可行技術之取得性,以利知識共享。

l   重視氣候(環境)資訊的運用

世界各地的人民正面臨著氣候變遷(與變遷速率)所帶來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從家庭、社區、區域到國家等各層面都需要有充分的資訊,以便做出明智的決定。基於科學基礎的決策,必須透過更有效的取得氣候(環境)資訊並加以應用。

氣候資訊的應用並不限於氣象報告(當然這是重要的服務),氣候資訊可應用到社會各階層與決策,如公路封路評估、稻作休耕時機等,也是氣候保險、融資等制度發展之先決條件。同理,環境資訊也是與環境相關制度發展之重要基礎。

 

 TOP

 

永續發展的整體觀

1972年由全球一百位各領域精英人物組成的羅馬俱樂部,發表了「成長的極限」研究報告,為近代不斷擴張且的扭曲的經濟行為敲響警鐘。同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開啟近代全球關注環境與永續發展的行動。

時至今日「無限成長」典範已逐漸轉移至「永續發展」,學者更主張在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後,應展開永續革命,結構性地改變,從人類中心主義轉為像地球一般思考的生態中心主義。

經濟發展與增長在概念上並不相同,「增長」意味著數量上的增加,在一個有限星球上,它不可能無限地持續,這也是「成長的極限」希望提醒的;「發展」意味著生活品質的改善(福祉的提高),而並非必然等同於著資源消耗量的增加。比如說同樣一顆饅頭,透過師傅的投入開發,可能使用更少的原料,就可讓食用者感到喜悅,甚至是創造更多收入,這就是饅頭經濟獲得發展。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ECD)「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將永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而永續發展的三大構面分別是經濟發展、社會公平、環境保護,一個總目標即福祉總和的增加,而一個總約束條件即是地球可利用自然資源存量。

其中資源永續利用是永續發展的基礎,沒有資源永續利用,就不可能有永續發展。早在22百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先儒就已有此概念。如,《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挎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為此,我們訴求

l   將環境保護列為永續發展的先決要件。

永續發展或者是可持續發展(大陸用語)的三大構面分別是經濟發展、社會公平、環境保護,雖已被人們所廣泛接受,但從根本思想上,經濟、社會與環境仍有前先後順序,經濟仍為首要考量,環境屬於滯後的角色。而思想為文字所禁錮,如語境上無法調整將難以改變。因此,在認知地球資源有其邊界之後,人類社會應該會逐漸了解:環境(自然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界線,三足鼎立的關係、觀念應該慢慢調整到以環境(自然資源)為邊界的永續發展觀。

l   制訂台灣永續發展目標(SDG)

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提出「我們要的未來」共識文件,決心就永續發展目標建立一個包容、透明的政府間機制,確保所有利益相關團體參與,並於2015年提出永續發展目標,以敦促各國承諾並實踐。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發展指標雖已成立多年,但上位指導性的永續發展目標確仍缺乏,應透過委員會協調各機關,避免永續工作之重疊,並審查落實永續發展進展之各種途徑,加強執行工作。

 

 TOP